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狐朋仙友> 番外 中医学知识小科普 庆白银第9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番外 中医学知识小科普 庆白银第9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有人问了,文章中曾经出过一味和藜芦相反的细辛,这是什么东西啊?

  这细辛啊,其实就是‘马兜铃’的叶片……‘马兜铃’,就是孙大圣开给朱紫国王的乌金丹中的一味药。

  据说是这样,总不能告诉国王里面加的其实是马尿……白龙马的也不行!

  马兜铃,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名。

  可你知道吗?

  严格意义上讲,‘马兜铃’这种植物,只有其果实才有资格被称为‘马兜铃’。

  其根可单独入药,称‘青木香’,而茎入药称‘天仙藤’,叶则称‘细辛’,这四种中药的功效可不太相同。

  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茵陈’。ii

  这种植物取其叶片入药,嫩叶叫‘茵陈’,老叶叫‘青蒿’。

  对,就是屠呦呦博士获奖的那个青蒿,其根则是鼎鼎大名的‘板蓝根’。

  真可谓一身是宝。

  记住网址o

  这就是中医有时给人一种比较混乱感觉的原因一整株‘马兜铃’(根茎叶果)叫‘马兜铃’。

  单拿出果实也叫‘马兜铃’。

  一整株‘茵陈’叫‘茵陈’,单拿出几片嫩叶也叫‘茵陈’。

  就这点,我查阅过相关资料,也曾咨询过一些老中医。

  最后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这应该是药品采购层面所引起的混乱。

  这是因为‘马兜铃’的果实很容易和其他植物的果实(比如‘马香果’)相混淆。ii

  因此当药铺向药材批发商采购药材时,必须将一整株‘马兜铃’都买下来,这样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

  哪怕你就只需要它的果实,那也得买一整株!

  要是单买果实,就很容易和同批采购的其他药材相混淆。

  给病人抓错药可是要命的错误。

  至于这样会不会亏本……你想多了,药铺只要把买回来的‘马兜铃’,单独拿出来拆零碎,就可以卖‘青木香’,‘天仙藤’和‘细辛’。

  当然,上面都是些扩展内容。

  作为读者的你们只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中药最基本的单位是‘味’而不是一株植物!

  如果某个方子用到一整株‘茵陈’,那得算三味中药(嫩叶、老叶、根)!ii

  比‘味’大一级的单位叫‘方’,就是由数量不等,剂量也不等的若干味中药,按照特定的组合规律形成的合剂,或者叫混合物。

  比‘方’再大一级的单位叫……丹,丸,散,汤,贴,膏。

  这是一系列按照成药形态区分的中成药合剂。

  比如‘五虎丹’,这是大个药丸;‘乌鸡白凤丸’是小药丸;‘武侯行军散’是一包药面;‘遂元早宜汤’是一锅药汤;‘伤筋动骨贴’是一贴膏药;而‘蜜炼川贝枇杷膏’则是一瓶黏稠液体状的药膏。

  现在问题来了,这‘丹,丸,散,汤,贴,膏’,和上面说的‘方’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答,这些‘丹,丸,散,汤,贴,膏’比‘方’多了一味或者几味在药方上没有记录的药物!ii

  比如说,‘蜜炼川贝枇杷膏’,就是把生蜂蜜和川贝枇杷膏放在一起熬熟之后形成的药膏。

  其实治咳嗽的还是里面的川贝枇杷膏,只不过掺上蜂蜜后服用的口感更佳。

  不过你可要记得,‘蜜炼川贝枇杷膏’和‘川贝枇杷膏’不是同一种中药!

  所以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

  比方说,喝了‘蜜炼川贝枇杷膏’后一定要忌口。

  尤其别吃大葱,不然就等着闹肚子吧……因为大葱它反蜂蜜,无非就是毒不死人,只会腹泻罢了。

  至于‘川贝枇杷膏’就无所谓了,爱吃葱就尽管吃好了。

  好了,阐述到这个程度,就可以解释一下中,刘兆璘他为什么要用如此一种来回绕弯的方法‘自杀’了。ii

  文中已解释过,当有人向嘉靖皇帝告发有‘胡僧献长生不老术’一事后,刘兆璘再也不能像起初设想那样,附身在胡僧身上离开皇宫。

  现在胡僧的去留只能由嘉靖皇帝决定,刘兆璘他说了不算,必须得想别的法子离开。

  也许有人要问,那个小黄门拿着刘兆璘的腰牌就可以出宫,那他为啥不干脆自己跑呢?

  因为刘兆璘他是丹房总管,他炼出的丹药专供嘉靖皇帝一人服用。

  这要是起了异心想下毒害嘉靖皇帝,很难有人能及时阻止他!

  他刘兆璘属于核心部门的领导,一举一动都要受皇帝直辖的厂卫监控,行踪是要时时报备的。

  这白天想出宫容易,但要是黄昏前不回宫点卯,立马就会有几十队锦衣卫四处捉拿他。ii

  作为一个外部特征过于明显(声音尖细,没有胡须)的宦官,刘兆璘他几乎没有可能躲过锦衣卫的搜捕。

  所以刘兆璘能否离开皇宫的关键在嘉靖皇帝身上。

  只要皇帝肯放过刘兆璘,那锦衣卫自然懒的理他。

  那么嘉靖皇帝他能不能放过刘兆璘呢?不能!

  就算刘兆璘死了,这位因没有仙丹可服用而大发雷霆的嘉靖皇帝也一定会安排御医清查他的死因。

  只有在刘兆璘他因为‘试丹毒发而殉职’的情形下,嘉靖皇帝才有可能因感怀刘兆璘的忠诚而厚葬他。

  既然皇帝都将刘兆璘死亡事件定性为‘忠诚殉职’,那么锦衣卫们自然不会冒着触犯皇帝逆鳞的风险,私下去调查刘兆璘的真正死因。ii

  这样,那个被刘兆璘派出宫的小黄门才有可能逃过锦衣卫的监视。

  总管一级的内侍每天都要晨昏两次点卯,而小太监不在此列(数量太多实在点不过来)。

  小太监可以因公出远门,但返回时必须出示由所属内侍总管签发的出宫手令才可回宫。

  这样一来,事务繁忙(主要负责监视城中的文武大臣)的锦衣卫很可能注意不到一个走失的小黄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