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狐朋仙友> 番外 男女裸形过市的今古奇闻(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番外 男女裸形过市的今古奇闻(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81中文网南派三叔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九个部落村庄所遭受到的,是一个活口都不留的清洗式‘屠杀’!不但部落成员全部死亡,就连村民饲养的数万头家禽家畜都一个不留的死光,连一个能喘气的都没留下!!

  要不是喀麦隆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场灾害的损失很可能要再翻上几个跟头!

  根据事后科学家的调查研究,这场惨祸背后的元凶,正是一股从湖底急速冲出的气体——二氧化碳!

  原来这个尼奥斯湖从地质学角度划分,属于一个被灌满雨水的古火山口……虽然火山口已经不再剧烈喷发,可火山口附近仍存留着几条正不断向外喷吐二氧化碳气体的裂缝。

  在近200米深的湖水所带来的巨大水压(20MPa)下,这些由火山口裂缝喷吐出来的二氧化碳变成一种类似冰晶一般的固体静静地躺在尼奥斯湖的湖底。

  不知什么原因剧烈搅动了尼奥斯湖深处的湖水,进而令封存在此处的数百万吨二氧化碳瞬间涌出湖面。

  而疯狂外溢的巨量二氧化碳就这样在一瞬间窒息扼杀了九个部落村庄当中的全部生灵……

  现在再回头去看王恭厂事件,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因素:这件事发生在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晌午,正是因为气温较高,所以人们的日常穿着会相对宽松,最起码不会里外三层的裹来裹去。

  还记得我曾经在番外中提过,所谓流沙河,其实只是气体高速通过砂砾缝隙所造成的固体流化现象么?

  这种突然被‘人’扒去身上衣物的现象,其实就是此刻正有气体高速通过这人身体周围的佐证!

  人的身体和外穿的衣物,恰好就是产生流化现象的两个颗粒,只不过其中一个颗粒(人体)的质量实在太大了。

  所以本该两颗粒相互之间同时反向远离的流化作用,变成了质量较轻的颗粒(衣服)在一瞬间高速抽离质量较重的颗粒(人体)……嗯,就是这么丝滑。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段监控录像,那是一个地痞因为讹诈货车司机被拒,因而怀恨在心,趁着司机停车用餐的空档,用匕首去捅刺这辆大型货车的轮胎。

  于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地痞就被高压轮胎中急速涌出的气体冲得凌空倒翻了一个跟头。

  等他再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上身的T恤已经不知所踪,而下身穿的紧身牛仔裤也被齐刷刷地褪到脚踝……整个人只穿着一个蓝色三角小裤头,攥着匕首懵头懵脑地站在监控探头前面发呆。

  怎么样?像不像王恭厂事件当中那些被扒去衣裙裤衫的受害者……中国古代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紧身衣,所谓的肚兜内裤其实是靠几根丝绦绑在身上的布头。

  要是绑衣衫的丝绦因为发生流化作用而松开,这衣衫都不用人脱,自己就从身上滑下来了。

  差点忘说了,那些依靠榫卯结构搭建的古建筑中互相卯合的部件,其实也相当于一个个互不相连的砂砾。

  一旦要是有气流从中间急速通过,那些发生流化作用的卯合部件就会自动松脱,进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垮塌……‘长三、四里,宽十三里’的建筑尽为齑粉,像不像那条砂砾不停翻滚流淌的流沙河?

  好,这个“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的现象已经有解释了,可这个造成流化现象的幕后元凶,从地下定向喷涌出的巨量气体,到底是从何处产生的?要知道京师的地下可没有什么火山。

  问题的根源还得回到王恭厂这个火药厂上面来。

  掌握一定化学基础的人们都知道,传统黑火药的主要成份是木炭、硫磺与硝酸盐粉末。

  这木炭硫磺都好说,关键是硝酸盐粉末从哪里来。

  一般的方法是研磨过滤含有硝酸盐的矿物,这种方法制备的硝粉被称为矿硝,这样得到的硝粉虽然质量一般,但胜在价格便宜,便于大规模制备火药。

  实际上还有一种制备硝粉的方法,那就是直接从人畜尿液当中提取高纯度的硝酸铵。

  现场一般是挖一个大池子,待灌满尿液后使用日光晾晒,最后用刀具刮取池壁上凝析出来的白色粉末,这就是纯度较高的硝酸铵。

  这种制硝法又称为‘堆肥法’,其制备硝粉价格昂贵,但也极其耐潮易燃,常用来制造各类火器的炮捻儿。

  所以王恭火药厂里边一定有一个专门堆肥制硝的大池子。

  可大尿池子……一般也不会涌出大量气体。

  但你想过没有,过去没有垃圾分类一说,自然也就没有专门收集尿液的可能,所以王恭火药厂堆肥制硝的大池子里,灌的是苦力长夫们挨家挨户收集来的夜香。

  而夜香这东西,肯定是固液混合的,甚至里面还有这家人后厨馊臭腐败的剩饭。

  因此堆肥大池子的池底上,一定覆盖了厚厚一层且粘性极大的黑色沼渣,这使得堆肥池中多了一种原本不该存在的气体——沼气,或者说甲烷。

  那层粘性极大的黑色沼渣恰恰就起到了尼奥斯湖水压封的效果,将一定量的沼气封在池底,形成一个巨大的沼气泡!

  现在就只缺一个诱发沼气泡破裂的诱因了。

  你们知道现代火药是怎么发明的么?

  1845年,德国化学家C·F·舍恩拜不慎将一瓶稀硝酸打翻在桌上,于是他就用一块棉花质地的抹布擦拭了流淌在桌上的酸液,而后用水草草清洗了一下抹布,就将抹布放在火炉旁烘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