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三百二十二章:江南大营(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二十二章:江南大营(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雅文小说新笔趣阁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之所以多划分一个行省,将一些地方划入江西、浙江,就是因为可以任用更多的官员。

  多出一个省,就多出了一整套的三司体系,还有下边的各个州府,也都要重新划分。

  这可以讨好大部分官员,毕竟你不能一直和满朝文武为敌,杀人只是辅助手段,主要还是得平衡各方的利益。

  朱由校也能猜到他们的这个想法,心中比较赞同,并没有流露出不满,转头看向其他人,似无意间问道

  “你们呢,都是这个想法?”

  英国公一脉、魏国公一脉,是南北两地勋贵的领袖,张世泽和徐文爵之所以代表自己父亲来这里,其实是为了之后的卫所改制。

  他们的同意与否,决定着卫所改制能否顺利推行。ii

  在划分行省和官员的人事任免上,勋贵们的利益与之交合不大,而且他们两家也都没什么话语权。

  两人对视一眼,却是徐文爵先站出来,谨小慎微地道

  “回陛下,臣在此事上,觉得朝廷还是应该谨慎处置,毕竟南直隶占地广柔,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

  见这位已经开腔,张世泽也不好再无动于衷,他说道

  “陛下,臣也是这么想的。”

  朱由校心中一乐,这两位看来是从他们的父辈那里学习到精髓了,这意见说了等于和没说一样。

  张世泽更简单粗暴,直接我也一样。

  “王在晋,你怎么觉得?”

  朱由校侧目过去,也不打算从这些勋戚嘴上问到什么有用的话了,虽说自己对这个意见比较赞同,但毕竟还是要知道其他人的想法。ii

  当皇帝的,切记自嗨。

  王在晋不置可否,也觉得如这种划分方式可行。

  最后朱由校拍板决定,即日下发圣旨,将南一体直隶重新划分为金陵省、江北省,各地卫所暂[ ]不变动。

  设置金陵、江北布政司,统辖各处,其官员任命,俱从中原五省及顺天府抽调廉官能吏。

  至于大试的那五百名选录官员,除前南京并不尚书王永光等几名极特别的以外,其余大部分人都将南官北调。

  要么是去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临危受命,要么是前往中原不久前发生地震而大批官员丧生的山东、山西等省补缺。

  第一批前往西南讲学的士子,到如今也有一年有余。ii

  由于特殊原因,朱由校知会了一声吏部,要求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些优秀人才,提前补缺到金陵省及江北省为官。

  还有各地的干吏,经地方推荐或者自荐,经过内阁和军机房的考察以后附和要求的,都可以上呈御前裁定。

  如果朱由校觉得可以,这些“吏”,都可以到南直隶做“官”,这也给了原本不可能转正的各地吏员们一个希望。

  这个推荐也是故意为之,要知道,每个被推荐的人,背后肯定站着一方势力,或大或小。

  朱由校这次做的,就是在拉拢这些地方势力为自己所用。

  简而言之,新设立的江北省和金陵省,九成九的官员都是得了朱由校这个皇帝政策的各种好处,才得以为官。ii

  政策一出,先前反对改革的浪潮,几乎风口逆转,在有意无意的宣扬下,满朝文武都在称颂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圣明雄断。

  督办司上门捉拿了以江西人邹维琏,松江人夏嘉遇,嘉兴人蒋允仪为首的无锡书院派被革的南京旧官。

  田尔耕当街厉数三人蛊惑民心,意图谋反的大罪,判定于天启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凌迟于市。

  三人之门生、子弟,亲旧贵族,因皇帝的宅心仁厚,尽都被宽行赦免,以为国家效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