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剑来> 第九百七十五章 某个门派(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百七十五章 某个门派(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雅文小说新笔趣阁笔下文学
  

  周米粒挠挠脸,深呼吸一口气,罢了罢了,钱财是身外之物,去吧去吧,搬家之后找个好人家,今日经此一别,江湖有缘再会。

  点完菜落座后,米裕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小米粒,也爱吃鱼么?”

  在落魄山那边,老厨子倒是偶尔也会炒几盘河鲜,只是每当饭桌上,米裕难免会多看几眼小米粒,每次她也动筷子,只是看不出喜欢不喜欢,反正每次吃鱼不吐刺。结果今天小米粒豪气啊,点了一桌子菜,其中就有两个鱼,清蒸和红烧各来一份。

  小米粒眨了眨眼睛。

  陈平安没好气道:“小米粒在哑巴湖,每天不吃鱼虾吃啥,喝水管饱啊,这问题问的,米裕你莫不是个……”

  然后陈平安和小米粒异口同声道:“傻子吧。”

  小姑娘坐在长凳上,捧腹大笑,实在是太好笑了。

  米裕哑然失笑。

  也对,小米粒还随时备好一袋子小鱼干呢。

  周米粒朝米裕偷偷眨眼睛,前边的那笔糊涂账,在好人山主这边肯定翻篇了。

  陈平安多要一只酒杯,让小米粒可以稍微喝点,解解馋。

  其实裴钱小时候,也馋酒,倒不是真爱喝酒,她就是想要显摆自己年纪不小了,都能喝酒啦,不过那会儿陈平安管得严,小黑炭每馋一次,别说喝了,板栗要不要。

  小黑炭就经常背着师父,偷偷找魏海量,一起划拳,只是一个喝水一个喝酒,有模有样的,魏羡还赢不了她。

  周米粒每次都是抿一口酒,轻轻哇一声,好酒好酒,所以必须惊叹一声,聊表敬意。

  要是喝茶,讲究是不一样的,得双手持杯,轻轻点头,嗯一声。

  这些可都是周米粒自己琢磨出来的江湖门道啊。

  吃到一半,玉圭宗祖师堂供奉王霁,带着九弈峰峰主邱植,还有一双璧人模样的年轻剑修,师兄妹韦姑苏和韦仙游,一起来到酒楼。

  酒楼内顿时哗然一片。

  如今桐叶洲的上五境修士,凤毛麟角一般珍稀。

  至于那 又是大剑仙韦滢极为器重的嫡传弟子,

  关于那个孩子,也有些猜测,有可能是九弈峰那位不世出的天才剑修。

  王霁抱拳笑道:“陈山主,我们几个刚好在碧城渡有点事要处理,听说风鸢渡船停靠,就赶过来了,多有打搅。”

  以前的桐叶洲,跨洲渡船的数量,跟飞升境修士一样多。

  如今出现在这边的跨洲渡船,北俱芦洲那边有两条,宝瓶洲也有两条,一条就是落魄山的风鸢渡船,还有一条来自老龙城苻家,反正都很好认。

  陈平安起身抱拳还礼,“王先生,年酒兄,韦姑娘。”

  米裕刚夹了一筷子菜到嘴里,实在是懒得起身,就只是抬手抱了抱拳。

  陈山主与周米粒,坐在一条长凳上,米裕占了一条,当下就还剩下两张长凳。

  王霁率先落座,坐在陈平安对面,韦姑苏站着没动,师妹韦仙游亦然,只是她已经率先挪步,站在了靠近米裕的那条长凳旁边。

  韦仙游轻声提醒道:“师兄,坐啊,愣着做什么。”

  韦姑苏只得坐在王霁身边。

  韦仙游笑道:“米剑仙,又见面了。”

  米裕笑着点头而已。

  韦姑苏喝了一口闷酒。

  其实尚未喝酒,就已心碎。

  姜老宗主一贯是个胡话连篇,怎就偏偏在这类男女情爱一事上边,这般一语中的?

  米裕也是有苦自知。有隐官大人在场,自己真可谓是武功尽废。

  陈平安毫无痕迹扫了眼米裕,米裕早已挺直腰杆,正襟危坐,就像个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正人君子。

  王霁眼神古怪,一位仙人境剑修,就这么没牌面吗?

  要不是那个米拦腰的绰号,名声在外,做不得半点假,否则王霁都要怀疑米裕到底是不是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了。

  王霁问道:“陈山主,我们吃过饭,找个僻静地方聊?”

  整个碧城渡都是玉圭宗的私产,历来只租不卖,每年光是与各路仙府、还有在此开张做买卖的各国朝廷收取租金,就是一笔不小入账。

  陈平安摇头笑道:“不用那么麻烦,我们一边吃一边聊。”

  王霁以心声说道:“那个包袱斋要参与开凿大渎,用四千颗谷雨钱作为定金,神篆峰祖师堂已经收到你们的飞剑传信了,就在前两天,还专门开了一场议事,异议不大,如今已经通知韦宗主了,最少在密信上,说清楚了祖师堂这边的意思,绝大多数还是赞成此事的。”

  祖师堂议事内容,不管大小,不可轻易泄露外人,是山上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王霁之所以这么坦诚,一来是认可青萍剑宗的门风和陈平安的人品。再者,关于包袱斋的临时插一脚,青萍剑宗其实就是与外人打声招呼,算是面子上照顾一下玉圭宗。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包袱斋的合作方式,并不会牵扯到太多的既定格局,类似添砖加瓦和锦上添花,不然别说玉圭宗,恐怕大泉姚氏就会第一个反对。

  陈平安给小米粒夹了一筷子菜,自己端起酒碗,与王霁轻轻磕碰一下,微笑道:“神篆峰这边,祖师堂的异议大一点,也不是坏事,我瞧着包袱斋那边,好像是有点心理准备的。”

  王霁立即心领神会,与陈山主各自饮酒。

  米裕算是又长见识了,读书人做起买卖来,真是……老道。

  陈平安说道:“不管怎么说,包袱斋做买卖,在山上山下有口皆碑,是一块积攒了很多年声誉的金字招牌,而且我觉得包袱斋的重心,还是未来那条崭新大渎以南的桐叶洲地界,以后免不了要与玉圭宗经常往来,我已经见过包袱斋的老祖师张老前辈了,能够把生意做到这个份上,自然不缺城府和手腕,只是我觉得张老前辈还是个性情中人,将来你们神篆峰这边不妨直爽些。”

  王霁点头笑道:“大致有数了。”

  之后陈平安就与邱植多聊了几句,好像这位九弈峰峰主,返回宗门没多久,就已经与白玄书信往来好几趟了,不愧是英雄谱榜上有名的好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双方偶然相逢,相谈甚欢,酒足饭饱,期间周米粒还去多要了一壶酒水,等到陈平安起身,打算让米裕去把账结了,王霁笑道:“到了我们碧城渡,哪有吃个饭还需要掏钱的道理。”

  韦姑苏立即起身说道:“我去结账。”

  周米粒笑容腼腆道:“王老仙师,我已经把账结了。”

  陈平安笑着点头,王霁只得作罢,出了酒楼,王霁就带着邱植他们离开碧城渡,祭出一艘符舟连夜返回玉圭宗。

  陈平安笑问道:“花了多少钱?”

  周米粒伸出三根手指。

  陈平安震惊道:“三颗小暑钱?!造反不成,杀猪呢!走,讨要个说法去!”

  周米粒咧嘴笑,陈平安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语重心长道:“米粒啊米粒,你是小猪头么,这都能乖乖掏钱?”

  米裕无言以对。

  隐官大人,你的演技是不是也太……拙劣了些。

  “错!是雪花钱。”

  不曾想小米粒得意洋洋,哈哈笑道:“要不是我最后点的那壶仙家酒酿,两颗不到的雪花钱就够了。”

  雪花钱不打紧,都是不记名弟子,下山去就下山去吧,于道各努力,各自修行去吧,以后落在谁兜里,就看各自缘分了。

  小暑钱,祖师堂嫡传,每一颗在周米粒这边都是有名有姓的。

  谷雨钱,哦豁,那可就了不得了,可惜小米粒攒了这么久,也没能攒下一颗谷雨钱。

  她,裴钱,暖树姐姐,每个人都有三个钱罐子,各有三座钱山呐,都放在暖树姐姐那边呢。分别装铜钱,金银,神仙钱。

  小姑娘突然有些愧疚,“好人山主,其实我买的是酒楼最便宜的酒水。其余几种仙家酒酿,太贵,我舍不得。”

  米裕就想要安慰几句,不打紧之类的,礼轻情意重,已经很给面子了,王霁几个能喝上一壶酒,就该烧高香了。

  结果隐官大人就不一样, 揉了揉小米粒的脑袋,调侃道:“咋个这么小气呢,当年那个劝我用谷雨钱买下一串铃铛的哑巴湖大水怪,跑哪儿去了?”

  小米粒嘿嘿笑着,“勤俭持家!”

  陈平安点头道:“像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米裕双手抱住后脑勺,偶有女子偷来视线,我们米大剑仙,始终目不斜视。

  “好人山主,啥地方,一顿饭要花两三颗小暑钱啊?真有么?”

  “有啊,怎么没有,别说小暑钱,开销谷雨钱的饭局都有,啧啧,每一筷子下去,都是吃神仙钱呐。”

  “会不会提不动筷子啊。”

  陈平安板起脸,抬起手,做了个持筷手势,故意微微颤抖手腕,“那可不,我得这样夹菜。”

  “那真就是胡吃海喝嘞。”

  “那可不,以后只要有机会,肯定捎上你,一起长长见识。”

  “哈,那我就与主人家打个商量,少夹一筷子,少吃一口菜,少喝一口酒,折算成钱给我。”

  “那不行,多掉价,跌份儿,我可开不了这个口,看来不能带你一起,不然就成了陪你蹲在桌边一起摆碗讨钱的小乞儿。”

  “哈哈,想一想也是贼有趣的,就是想一想。”

  米裕听着一大一小的对话,也觉得很有意思。

  周米粒,陈暖树,曹晴朗。

  不管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隐官大人心中的美好。

  就像端着小碗,春暖花开,天清气朗,今日无事,平平安安。

  于事,不问收获问耕耘,莫向外求。于心,勤勉修行戒定慧,与天祈福。

  ————

  一位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微服私访,来到一座辖境内的城池,身边带着一位金丹境的皇室供奉,年纪不大,曾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护国真人的关门弟子,那位位元婴老神仙,与先帝一起战死了,就在京城。如今大渊王朝旧京城早已沦为废墟,变成了一处遗址,因为被妖族大军夷为平地了。此外还有一位宦官,是年轻皇帝的贴身扈从,随行的还有位姓鲍的武将,官身品秩不低,可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接驾的一行人,除了古丘和侍女小舫,还有武夫洪稠,散修汪幔梦,以及那个此刻好似梦游一般的钱猴儿。

  初春时节,国家祭祀典礼众多,当今天子也不是修道之人,乘坐渡船赶来此地,此时两拨人一同走向那栋废弃宅邸,皇帝袁盈轻声笑道:“古丘,此事关系甚大,你应该早点通知鲍将军的,我们也好略尽地主之谊,毕竟那位崔仙师是一宗之主,在如今的桐叶洲,宗字头仙府,屈指可数。”

  年轻皇帝倒是没有要与古丘问责的意思。

  袁盈的朝廷之所以知晓此事,就比较七弯八拐了,先是钱猴儿在汪幔梦这边说漏了嘴,提及了仙都山和青萍剑宗,汪幔梦心细如发,与洪稠关系闹僵了不假,但还是与洪稠说了那拨人的消息,尤其是那个身份是崔东山先生的青衫客,好像来自宝瓶洲,一旦涉及北边的那个邻居,洪稠就立即上心了,立即托江湖朋友与鲍将军搭上线……一来二去的,就惊动了皇帝袁盈。

  面对一位皇帝,古丘依旧神色淡然道:“鲍将军又要治军又管民生,我之前并不了解内幕,自然不敢拿这种不做准的琐事劳烦鲍将军。”

  那个手握实权的武将顿时脸色尴尬。

  袁盈一笑置之,他们来到钱猴儿的屋子,钱猴儿战战兢兢,搬来两条椅子,颤声道:“陛下,那晚崔宗主和陈先生就是坐在这边,椅子位置,保证丝毫不差。”

  第一回跟皇帝老爷打交道,钱俊说话都不利索了。

  看着钱猴儿拎椅子的手都在颤抖,汪幔梦掩嘴娇笑,都能跟山上的一宗之主围炉而坐,聊大半个时辰的闲天,怎么瞧见了个山下的皇帝,就这么拘谨了。

  旧大渊袁氏王朝,也曾是桐叶洲北方极有底蕴的大国,如今山河版图一分为三,因为有三位藩地出身的旁支皇室成员,先后自立为帝,三者都说自己是继承正统,其余两国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当年大渊袁氏与大泉姚氏王朝,都敢于以举国之力,抵抗妖族大军的入侵,袁氏曾在边境、腹地、京城三地先后集结兵马,只可惜与大泉姚氏的下场不同,未能守住京城,国祚就此断绝,如今旧王朝被一分为三,国力自然大不如前。

  其中新君袁盈,这些年收拢了一班旧大渊王朝的文武老臣,但是诸多武将,尤其是相对年轻的一辈,都投靠了同样登基称帝的袁砺,其实袁盈是有苦自知,他们无非是嫌弃自己这边能给的官帽子不够大,赏赐太少,吝啬荫封,好个货比三家,良禽择木而栖,可问题是那些藩镇割据的武将,袁盈真不觉得把他们放在庙堂要津、各地关隘的位置上,对朝廷和各地百姓是什么好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