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官居一品> 第七三零章 东南攻略(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三零章 东南攻略(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
  

  沈默听他如此神奇的经历,不由叹道:“这是有神灵保估啊。”他是信神的,要不他也来不到这个世界,只是自己没这个好命,可以向人倾吐心底的秘密。

  “庙里的和尚也是这样说的刘显感激的笑笑道:“所以我就决心不死了,因为天生有一把子力气,又会舞枪弄棒,那年恰逢武举,便报名参加,倒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个武榜眼,后来授四”成都卫百户,跟着巡抚张中承讨伐宜宾苗乱,从军陷阵,一阵格杀五十余人,擒恶三人,诸军继进。一战贼尽平

  “得中承大人赏识,晋升我为副千户,后来又随他转任广东巡抚,在广东剿匪、抗偻,累功晋升为指挥全事,又被当时的两广总督张经看重,带下官来到淅江,任副总兵,再后来的事情,大人都知道了”

  沈默颌赞道:“草堂兄文武双全,战功累累,实乃儒将骁将也,百年之后必然名垂青史,子孙后代引以为豪

  “唉”刘显唷叹道:“不过是安身立命罢了,儿孙们不怨我,给他们选了这条丘八路就行了

  “这些年武将的地个确实不太正常沈默正色道:“但随着抗偻的胜利,你们的名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让人们重新尊敬起来。”说着沉声道:“一个国家要想兴盛,没有尚武精神是不行的,我朝国初,一扫八荒**,建立不世强国,靠的就是这种尚武精神!”

  “那时候,武官的地位,可比现在高多了刘显悠然神往道:“开国三十六个公侯中,只有一人是文官。那时候武人在上,文官在”。说到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赶紧改口道:“那样显然是不对的,所以这些年抑武重文更利于国家安定

  “抑武重文是不对的,国家会过于文弱,难免重蹈两宋的覆辙;但武将不能掌握军权,不然盛唐覆灭的惨剧有可能重演。

  沈默笑笑道:“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文官在掌握军权的同时,又不干扰武将的练作战,同时大幅提高军队和军人的地位,这才是治疗沉疴的良药

  刘显听得两眼亮道:“要是真能这样,末将死都瞑目了。”

  “这话说得”。沈默哈哈大笑道:“你得好好的活着,没有你们这些儒将加骁将,什么改变都是空谈

  “为了大人这句话刘显心头火热道:“我也得多活两年。”

  “哈哈,这才对嘛,喝茶喝茶”沈默热情的招呼他道。

  一一一一厂一一小小一,心小一心一一小小一,心小一一一一一小一小一一小一一一小一一一小一小一一一一小小一一一小一小厂一

  一阵看似无关紧要的攀谈,却让两人的关系拉得很近,这不光是沈默的功劳,刘显也体现出了强大的交际能力。

  喝了几口茶,沈默终于回到正题道:“赣粤交接之处的三鼻叛乱。为什么多年难以平定?”

  “唉”刘显心有余悸道:“所谓输粤三巢,其实是指以广东和平、江西龙南、定南三县为犄角,方圆八百里的一块地方,那里穷山恶水尽刁民,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向来就是出反贼的地方说着叹口气道:“远的不说,就说五十年前正德年间,便有震惊全国的赣南叛乱,遍及赣南以及赣闽粤交界的山区,叛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员久剿不定,后来还是朝廷派来阳明公,巡抚赣南漳泞,坐镇赣州剿匪,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计将其镇压;却也难免尸横遍野,至今那里还留着当年的杀人坑呢 沈默一听这竟然是王阳明曾经头疼过的问题,愈感觉问题棘手了,低声问道:“这次是同一个地方吗?。

  “是啊,定南县,和平县,这都是当年阳明公奏请设立的县治。”刘显道:“现在您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次叛乱,又为何持续这么多年,为何叛民的战斗力如此之强了吧?”

  “嗯,”沈默默默点头,那是一片对朝廷满怀着仇恨土地,虽然那代人已经死绝了,但他们的儿孙不会忘记昔日的仇恨,一旦有机会,一旦被触动,便会爆出惊人的破坏力,他们会像父辈那样,建军队、结营寨,背靠着易守难攻的群山。向官府动一拨又一拨的攻击 前赴后继,父死子替,不会有丝毫迟疑。

  “如果阳明公能在那里多干几年,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叛乱刘显感叹道:“但他很快就被调离了赣南,仇恨还未来得及化解,便变成了种子,终于在十年前重新爆,李文彪、赖清规、谢允樟这些人,与当年的蓝天凤、谢志山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谢允樟还是谢志止。的遗腹子,逃过了满门抄斩,又来祸害朝廷了

  “站在人家的角度”感到气氛实在压抑,沈默故作轻松道:“那是在为父报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