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官居一品> 第八六二章 南中国海(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六二章 南中国海(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
  

  那时候,嘉靖皇帝还是个热血青年,在圣旨被莫朝无视后,决然派兵部尚书毛伯温挂帅征讨,毛伯温兴师动众,集年夜军十余万吞并镇南关,传檄安南,书记民众,年夜有灭此朝食之势。

  见年夜军压境,舆论迫人,安南军心年夜乱,莫登庸坐卧不安。他考虑再三,于是遣使乞降,先降书和安南的地图与户籍,后更是亲率年夜臣十余人,赤膊自缚于镇南关请降。

  于是毛伯温飞章报奏朝廷,嘉靖皇帝十分高兴,很快发布诏书,把安南王国改称安南都统使司,将其行政地位由属国降为属地,并入中国版图。莫登庸对此毫不介意,心安理得地对明自称都统使、对内却继续称帝建元。但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年夜事不妙了,他献国的举动被许多安南国人不齿,私下将他骂为‘’。

  而其南方的黎宁,却因为获得了明朝简直认,成了许多黎朝旧人心中的不二国君。此消彼长间,于是风云咸会,义声年夜振,黎朝旧臣无不归顺。这时候莫登庸又卒了,阮淦抓住时机,年夜举北伐,所至远近降服,一度形势年夜好。但五年后,阮淦被莫朝降将毒死,其北伐戛然而止。但莫朝也受困于内乱,并未抓住时机反扑,而后莫朝多局限于山南以北。称北朝。以南属黎氏,为南朝。南北坚持局面形成。

  ~~~~~~~~~~~~~~~~~~~~~~~~~~~~~~~~~~~~~~~

  阮淦去世后,其子郑检继续掌握黎朝军政年夜权,双方各有攻守,但总体是黎朝占优。不过年夜明隆庆二年,郑检去逝,其势力不分昆季的两个儿子郑松、郑桧争权夺利,致使内乱。黎朝重臣立郡公看到郑氏兄弟内争,率众降于莫,莫朝赐爵先郡公,并让他担负向导,谦王莫敬典率兵十余万,战船七百艘,首先向郑桧进攻。郑桧自度不克不及支,乃率众降于莫。也有不肯降莫的将领,率军退入安场关,与郑松会合,艰难维持。莫朝形势一片年夜好,年夜有统一整个安南之势。

  但就在这时候,自我膨胀的莫朝,竟然出了一年夜昏招——国王莫茂洽受到韦银豹的蛊惑,派出三万军队,与他共御明军。按莫朝至少概况上,一直是尊奉明朝的,不该趟这浑水,但莫茂洽有他自己的考虑……因为他即位时尚为冲龄,由谦王莫敬典主持军事,应王莫敦让主持内政。这两位都是莫太宗的儿子,莫茂洽得叫二爷爷、三爷爷。可想而知,两位爷爷会不会把幼主当盘菜了。

  莫茂洽自幼便在两位爷爷的阴影下长年夜,尤其是他二爷爷莫敬典,作为统帅讨伐南朝,眼看就要取得全面胜利了。这让青春期的皇帝十分焦虑,准确的,是让他的母后十分焦虑,于是母子俩一合计,如果能取得那一年夜片相当于另一个安南的土地,自然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不至于被莫敬典摆荡了皇位。于是竟背着两位爷爷,与韦银豹签订了国书。

  二位爷爷知道后,自然年夜为光火,可又拿这母子俩无可奈何。这时候韦银豹催促出兵的使者到了,二王决然拒绝,但那使者能言善辩,冷笑道:‘我们已经交换了国书,若是们背信,我家年夜王便将其送去北京,倒要看看明朝皇帝相信们的辩白,还是相信铁证如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