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镇海王> 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81中文网南派三叔
  

  刘晋也是直点头说道,这一点即便是后世也还没有说完全就已经做到了。

  “嗯~”

  弘治皇帝等人也是微微点头,语言确实是一个难题,每次科举考试,尽管大家写的都是汉字,彼此都能够看得懂,可是聊天的时候,彼此之间就很难听懂对方的话,以至于很多新科进士都要先去培训一番,学一学如何将大明官话,这样向天子汇报工作的时候,天子才能够听得懂。

  因为彼此之间语言的巨大差距,以至于在古代出现了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彼此说话对方都听不懂,那就干脆用写字来代替,这叫字聊……

  当然了,读书人才能够写字来聊天,你要是没有读过书,这出一次远门就难了,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也听不懂其他人的话,只能够靠手势来交流,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都不太出远门的一个原因之一了。

  同样这也是古代很容易滋生分裂势力的一个原因。

  比如古代征兵的时候,往往都是同一个地方人集中在一起建立一个什么、什么军的,川军、湘军、青州兵、冀州兵等等之类的。

  而统领这些的肯定也是当地人,朝廷实力强还好一些,朝廷一旦实力弱了,这些统兵的将领很容易就成为了一方土皇帝,形成割据和分裂势力。

  为什么就不能像后世一样将各个地方的兵源打乱来呢?

  因为彼此之间的语言都不通,当兵的基本上又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彼此之间很难交流,军令都做不到统一,还怎么打仗?

  所以古代,在征兵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地方征兵,形成一个个很有地方性特色的军队。

  还有这朝廷派遣到各个地方的官员,因为都是异地任用,所以很多时候这官员到了地方,根本就听不懂这个地方的人说的话,于是就会需要依靠师爷、县丞之类的来辅助。

  而往往这些师爷、县丞都是本地人,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忙翻译,翻一下当地人所说的话。

  皇权不下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语言不通,你派遣过去的官员到了地方还是要依靠当地人,皇权下不下乡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后世就有人研究过了,为什么华夏明明各个地方讲的话都不同,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分裂,但最终又可以统一在一起。

  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使用了统一的汉字,而欧洲地方不大,可是却偏偏分裂成了很多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拉丁字母仅仅只有二十几个,每一个地方长期以来根据各自的发言等等,自然而然就慢慢的形成了各自的语言、文字、发音等等,也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国家。

  而不会像华夏这边一样,一直以来尽管有过分裂,但是最终又统一在一起,文字统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语言的不统一,又很容易造成分裂。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