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南非当警察> 2458 发迹点(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458 发迹点(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
  

  只有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世界大战的欧洲人,才能理解南部非洲国籍代表的含义。

  没什么可强调的了,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你不用跟我说这些,现在库尔奇要求我们发动开普敦工人,你有什么好建议?”彼得洛维奇不耐烦,咱们都是为布拉德办公室工作,谁都别嫌弃谁。

  “如果是我,我就找几个小流氓,把那位库尔奇先生装在麻袋里,然后扔进大海——”巴基卡斯彻底黑化,小克里斯蒂安给他的阴影太大了,让他以为南部非洲的权贵阶层,都像小克里斯蒂安一样无法无天。

  “不,我绝对不会这样做。”彼得洛维奇有底线,他不喜欢库尔奇,但是绝对尊敬。

  这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其实很正常。

  人类身上有很多无法被量化的特助,比如所人格魅力。

  库尔奇身上就有一种很神奇的人格魅力,让人不自觉产生好感,继而加入到库尔奇的阵营中,无所畏惧。

  在法国铁路工人罢工过程中,库尔奇没有为个人谋取哪怕一个法郎的利益,这实在是太难得了,彼得洛维奇自认做不到。

  有些人注定天生伟大。

  “你现在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巴基卡斯才是真正的思想工作者,彼得洛维奇严格来说是行动派。

  “什么?”彼得洛维奇还不自知。

  “你在南部非洲已经很长时间,难道你就没发现,南部非洲实行的是和俄罗斯既然不同的方式,然而殊途同归,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南部非洲的工人,和俄罗斯的工人,到底谁生活的更好?”巴基卡斯问题犀利。

  彼得洛维奇陷入沉默。

  谁生活的更好——

  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

  单纯从生活水平上来说,毫无疑问,南部非洲工人家庭生活水平远超俄罗斯。

  1944年的当下,南部非洲工人平均月薪,如果不计入外籍工人的话,没人每年收入大约1000兰特。

  别嫌少,大概五年前,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水平,还在大约每年400兰特左右。

  也就是说这几年,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每年在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长。

  同样是1944年,俄罗斯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大概200卢布左右,折合兰特——

  没办法折合,因为卢布没有加入国际货币体系,根本无法在国际上流通,所以卢布和兰特之间不存在兑换比例。

  以物价来衡量也不合适,俄罗斯的物价,自从世界大战爆发后飞速上涨,1942年1月土豆的价格是1.60卢布每公斤,一年后价格上涨到12卢布每公斤,到1943年1月,土豆的价格已经飙升为为40卢布每公斤。

  南部非洲的物价一直很稳定,十年前土豆价格四分一公斤,现在九分两公斤。

  略有上涨,但是和俄罗斯那种上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而且俄罗斯的工农业剪刀差很严重。

  南部非洲最稳定的群体,却恰恰是规模庞大农场主。

  所以这两者真的不好比。

  不过彼得洛维奇作为一个在开普敦生活了十年左右的俄罗斯人,很清楚的一点是,南部非洲农场主,生活水准远在俄罗斯农民之上。

  真要衡量的话,南部非洲一个五百英亩左右的农场,收入大概相当于俄罗斯的一位部长。

  所以这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大同,可是在南部非洲,他们已经实现了世界大同,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结构,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巴基卡斯真不是拍马屁,他是真的发自内心认同南部非洲的发展模式。

  “我明天要和库尔奇一起去德兰士瓦,这将是我最后的努力——”彼得洛维奇还没有放弃。

  德兰士瓦有着南部非洲规模最庞大的兰德矿区,现在工人的数量仍然超过20万,所以库尔奇的第一站就放在兰德矿区。

  库尔奇大概不清楚,罗克的发迹点,也是兰德矿区。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