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夺鼎1617> 第五百一十八章 陈板大翻身范文程背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一十八章 陈板大翻身范文程背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从陈板大口中得知,这一年多,因为辽贼上层都把大把的钱粮用去搞两头在外的商贸活动了,他也是迫不得已,便用打造兵器铠甲的边角料铸造成农具。命各处矿山的矿徒还有那些工匠们利用周边的抛荒田地种田、养殖,“人总是不能瞪眼饿死啊!”

  一来这里原本就是上好的粮食产区,有着良好的基础。二来。陈板大也算是利用职务之便,给这些负责垦荒种田之人配备了上好的金属农具。耕作起来自然效率不同。三来,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之人。一年下来,倒也是收获颇丰,虽然肉食尚且不能全部自给,但是粮食却是自给有余。

  “眼下,奴才麾下各个矿场、工场的存粮,大约有四十万石。前日曹觉罗来,说因为南蛮背盟毁约。不肯出售粮食与我大清。奴才便命人将粮食集中起来,算一算,这些粮食和眼下八旗各部手中粮食若是节省一些吃得话,勉强够吃到明年开春。”

  好一个知情识趣的奴才!听得了陈板大的这番布置,顿时让多尔衮心花怒放!

  自从黄太吉死后,豪格作乱,他便趁机将原属于这父子的上三旗做了一番调整,两黄旗仍旧是皇上的亲兵,但是暂时由他负责节制、指挥调动。而豪格的正蓝旗满洲,因为犯上作乱的原因。被他召集八旗各旗旗主王爷们公议,虽然不追究将领们的罪名,但是。罚牛录、罚银子的处分是少不了的。更为要命的是,正蓝旗满洲被从上三旗当中踢到了下五旗。政治地位降低了不说,人马也少了二十个牛录。

  这二十个牛录的兵马,眼下便由曹振彦负责节制,与他一同节制指挥的,则是从正黄旗投诚过来的何洛会。通过打进去、拉出来,掺沙子等手段,多尔衮已经将正蓝旗满洲渐渐的两白旗化了。如今,在即将出现粮荒时节。陈板大上缴的这几十万石粮食,无疑。也是他进一步控制八旗各部的有力武器。

  命手下得力官员留在辽阳与陈板大办理粮米交割事宜,多尔衮便在那些矿徒与工匠们近乎于狂热的欢呼声中启程回盛京。原因其实很简单。除了陈板大当众宣布了摄政睿亲王要大量投入钱粮恢复工场之外,更有一件深入人心的举动令这些人欢呼雀跃。

  “摄政王知道大家的孤寒苦楚,已经下令给朝鲜王和各旗旗主,征调一万五千名妇女到辽阳,配给大家为妻,让大家可以成家立业!”原本这个政策在稳固人心方面便起到了重大作用,许多的工匠和矿徒因为拉家带口的缘故,便没有离开,在面对吴三桂的骚扰和商人的收买时,还能想着自保家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多尔衮也要继续削弱各旗的实力,所以,要大力继续推行这个政策。

  这样一来,顿时让那些光棍们欢声雷动。

  回到盛京,底气足了不少的多尔衮,便以摄政王的名义召集朝会。在十王亭前,厉声斥责范文程误国!“你这奴才蛊惑先皇,行什么红蓝花贸易,与南蛮搞什么两头在外。先皇听了你的话,如今我大清这般处境,你如何让先皇在九泉之下安稳?”

  在满蒙汉三旗王公大臣面前,多尔衮疾言厉色,骂的范文程、鲍承先、宁完我三个汉臣浑身冒汗,跪在十王亭前颤抖不已。冷风当中,范文程这个曾经炙手可热权倾一时的人物,觉得自己的内衣已经被汗水浸得湿透了。但是却又不敢为自己分辨,只能是在心里暗自叫苦、问候多尔衮的母亲。“你这阿巴亥的杂种!这红蓝花、两头在外的染布,分明就是你为了与先皇对抗,收拢八旗人心而搞出来的勾当,如今局面不好收拾了,便来将罪名扣在咱们头上!”但是也只能是在心里骂几句,不要说口中分辨,却是连头也不敢抬,将暖帽脱去,露出剃得青虚虚的头皮紧紧的贴在青石地面上。

  多尔衮这样的举动,也是从三国演义里抄来的。借着粮官的人头,安抚军心。但是,这样的举动、招数,用来糊弄满蒙汉八旗的旗主、固山额真还凑合,如何能够瞒得过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洪承畴?

  但是,洪承畴很是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秉承着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只管规规矩矩的跪在一旁听多尔衮训斥范文程三人。

  好容易等到议事结束,各旗旗主们兴冲冲的按照多尔衮的旨意,回去整顿兵马,凡是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一律召集,准备入关抢粮、抢钱。多铎更是带着自己的一群巴雅喇兵和家奴,雄赳赳气昂昂的冲到了范文程府中,将范文程新近纳得一名小妾抢到了豫亲王府。算是对范文程误国误民的一点薄惩。

  “洪先生,请留步,摄政王有话要同先生商议。”(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