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回80当大佬> 第115章 到处都是价值洼地(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5章 到处都是价值洼地(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顾骜的随口吐槽,萧穗也没往心里去,只当顾骜又是瞎想。

  谁知顾骜是个脑洞大如天的家伙,一旦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敢果断继续往下想。

  他想起了一些NHK表现50年代曰本社会的年代剧。

  不得不说,曰本人拍出来的年代剧,多半还是严谨的,曰本人195X年的贫穷程度,跟国内198X年几乎一样。

  比如有一本堀北真希拍的、题为《乌梅酱先生》的晨间年代剧,穿越前顾骜在B站就刷过。(这里的“先生”是“医生”的意思,日语里写作先生的,包括老师、医生、律师。)

  片子里那些50年代的曰本人,在电视机刚出现那两年,居然挤在东京的大广场上,几千人围着一台看NHK的节目。

  而1980年代的国内情况也差不多,前世顾骜听长辈们聊起那段刚刚百废待兴岁月的社会见闻。就提到过那时去探望义乌、东阳的婺州乡下亲戚,就在婺州火车站的广场上看到过免费公开放的电视机,放过《沪江滩》,每到晚上黑压压围满了一广场的人。

  当然了,吴越省在80年代应该算财政状况相对还行的省份。至于内地的贫困省份、地级市的火车站有没有公放的电视机,顾骜没调查过,也就没有发言权。

  但是,没有客观条件,顾骜可以适当制造一下条件,他如今有这个实力,而且想到了一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想到就做,他立刻给身在特区的韩婷打了个电话。

  “韩老师,汉乐电子转产电视机的事儿,安排得怎么样了?离上次你给中信报备,也快一个月了吧。”

  电话另一头的韩婷,听起来没什么好气,应该是太忙了,嗓音都能听出憔悴:“哪那么快呢!只是把必要设备弄来了,小规模试流了一下,大多数还是拿的进口半成品组装而已。

  再说了,你的‘吃豆人’和‘炸弹人’还有不少销量呢,公司的‘坦克大战’也还没榨干,这么急干嘛?生产电视机本来就是个备用的后手,后续的两个月暑假,最多也就平均分出20%剩余产能来造电视机。”

  汉乐电子如今月产5000台街机的规模还是有的,生产电视机比街机还方便些,即使是20%产能,两个月也有3000台了。以国内如今电视机的稀缺,销量绝对是不愁的。

  国产电视机厂的大规模上马,都是84年左右的事儿了,产量第一次过剩得87年左右。

  顾骜盘算了一下后,进一步建议:“韩老师,不知你有没有打算过,为汉乐电子的产品和品牌打广告呢?”

  “广告?为什么要打广告?电视机又不是烟酒,生产多少都卖得完。”韩婷思维很清晰。

  顾骜:“烟酒一样卖得完——你以为米娜家的YL特曲,不打广告就卖不出去么?不,只是卖不出高价,不能卡住仅次于茅五剑泸之后的‘中高端酒’定位。打了广告,才能卖到4块钱一斤,而不是1块5毛钱一斤。

  汉乐电子如果愿意生产档次和技术指标优秀的电视机,稍微打点广告,才适合涨价销售。加上你是合资企业,不需要考虑国家的供货指标,卖电视机可以不收工业券,肯定有各种万元户和乡镇企业主会买一台的,先富起来的人不缺这点钱。”

  1980年,国产的小黑白电视机,普遍在1000块以下,如果是14寸以上,才能破千。而进口的彩色日货,轻轻松松一千多,最大的18寸,2000都能卖出去,还得凭专门指定的工业券。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