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255 非淬不铦(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255 非淬不铦(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
  

  首先,冷风温度,如何控制。

  待观摩后,刘备恍然大悟。

  巧用风囊。风囊如汲水囊。由尺寸相同的小囊,如蜂巢般组合而成。每个冷风小囊存量恒定。灌满之后,与同样蜂巢构造的热风囊按比例混合。再经风排鼓入。

  如何按比例。

  此处需借用一物:冰瓶。

  早在先秦时,匠人便造出此物。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中有载:“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便指此物。

  通过观测结冰厚度,来对应温度。

  而在刘备看来,冷热风囊混合的目的,乃为缩小温差。再经风排加压,送入风栅,自风嘴四面喷出,迅速淬火。

  所谓淬火。指锻造刀剑时,将烧红刀剑浸入水或其它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时下淬火,多用冷泉。如“清水淬其锋”,“越剑性利,非淬而不铦。”皆言此技。

  冷风淬火,虽是首创,然原理皆通。正如冷泉浸泡,风吹亦需环绕。局部骤冷,易至破碎。谓匠心独运。晓其理,炼其技。总归有所成,有所不成。不成回炉重造,成则存以备用。如此日积月累,战甲所需琉璃甲,自当完满达成。

  见蓟王对淬火,兴趣十足。

  大利令苏越进言道:“启禀主公,臣,窃以为。既为淬火,冷风若可,寒水亦行。”

  “可曾验证。”刘备遂问。

  “我等已取冰水试过。”便有匠师答曰:“皆未能功成。”

  蓟王宽慰道:“许冰水尚不足用。可换别水试之。”

  “别水还有何水?”匠师求问。

  “卤水、油水、石脂水,皆是别水也。”刘备随口一说。

  良匠各有所悟。

  之所以清钢琉璃,只能制象铠。因受技艺所限。琉璃淬火,最小亦足有巴掌大。可想而知,人马皆无从披装。然造琉璃楯,却正当适宜。更有甚者,双层夹胶,鎏金铜边。手持此盾,视线不减。若要坚固难碎,可由数个同心环面,甚至同心扇面,拼组而成。前面破碎,还有背面(双层夹胶),整扇破碎,还另有扇面可用。

  皆试造之。

  稍后,刘备又观铸币署(铸币)大舡、小水貊(造弓)大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蓟国重臣,皆陪同在列。

  便有双博士祭酒服虔,暗问儒宗:“主公因何立匠户于此?莫非只为借水利之便。”

  儒宗顾左右答曰:“子慎且看,只需船翼翻转,割断绳缆。一众匠人,便可乘船顺下,广游四海。”

  “可守可逃?”服虔幡然醒悟。

  “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门日渐式微。匠人虽位列国之石(四)民,却屡遭轻慢。主公恐百年后,墨门终为人所害。故设此城,已备后患。若事不可为,匠人当弃城而走,另寻安身之地也。”言罢,儒宗叹道:“此乃匠人后路也。”

  “原来如此……”服虔叹服。

  以备不虞,真仁主也。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