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111 计程马车(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111 计程马车(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价格分两种。

  单人计价:一里一钱。

  包车计价:一里五钱。

  因何包车价贵,乃因包车更加便利。若要清净独行,自然包车最好。

  僦车馆一开,举邑轰动。尤其是学坛众多学子。不少寒门庶子,家中养不起马,亦无车。往来颇为不便。如今有了计价马车,自当喜从天降。

  得知这些僦车,乃少君侯出行车队所用乘车时,众人尤为感激。亦多敬佩。

  须知,少君侯可不少那些许的僦费。

  刘备远未成年。便让将人在门前竖了两块上马石。

  上马石起于秦,兴于汉。相传王莽个子矮小,不易上马下马,竖立上马石,乃成风尚。宋朝的《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马台》记载:“造马台之制:高二尺二寸,长三尺八寸,广二尺二寸。其面方,外余一尺六寸,下面作两踏。身内或通素,或迭涩造;随宜雕镌华文。”由此可知,各地众多的马台地名,都应与上马石有关联。

  后世上马石多为汉白玉或大青石质地。一石分两级踏步,第一级高约一尺三寸,第二级高约二尺一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上马石侧面呈直角,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尺,高近二尺。底为须弥座,边框饰祥云纹饰;一级踏台长方形,朴素无华,长约二尺半;二级踏台比一级高约一尺,平面二尺正方,周边雕塑出繁缛精美的纹饰的锦缎和金钱,寓意‘锦绣前程’、‘福在马前(钱)’或‘马上前(钱)程’。诸如此类。

  之所以是两块上马石,而不是一块上马石,一块下马石。盖因‘下马’寓意不好。于是弃用。

  刘备设此石,本是为自己上下马方便。

  不料楼桑邑民纷纷效仿,遂成风尚。除了上马石,门口左右还设有拴马桩。亦称拴马石。同样,邑民纷纷效仿。此石甚高。刘备心忧贼人借此石,翻墙而入。这便悉数撤去。改为沿墙边,横置一根石梁。石梁上间隔着雕有麒麟瑞兽。将缰绳拴于兽颈,自当牢固。

  如此甚好。

  邑民亦纷纷效仿。

  邑中马匹、车辆渐多。汤池、酒垆、客舍……后院虽都能停车。奈何车辆众多,无法停靠。以至淤塞街道。还是因楼桑地小而楼高。市长耿雍和置长崔钧纷纷来找。

  刘备想了想,这便笑道:何不建泊楼?

  两人忙问:何为泊楼?

  刘备便将后世的垂直停车场,娓娓道来。

  两人听完,这便茅塞顿开。既能建楼住人,为何不可建楼停车?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