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435 恩师很怀疑韦宝的动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435 恩师很怀疑韦宝的动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因为当时的努尔哈赤以及很多女真人都已经长期成为明朝臣民,在这种基础上李成梁却依靠他们的矛盾,不断促进他们的相互攻杀,在其中调整自己对女真的控制力。

  这一调整就调整到了努尔哈赤家族的头上。

  随着塔克世的地位稳固,李成梁惦记起了努尔哈赤。

  在一次叛乱中。由于叛乱头目阿台(建州右卫王杲之子)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女儿,所以为了救女儿觉昌安进入了叛军的城中,父亲塔克世也跟随进入城中,原本是招降的战争,可随后李成梁联合尼堪外兰改变想法放火烧城,这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一同被杀。

  努尔哈赤知道以后大为震怒,决定起兵

  努尔哈赤要通过起兵的态度来争夺部族的支持,第二个是要李成梁支持他。

  这才是努尔哈赤的关键,之后他派使者质问明朝为何杀他父亲、祖父。如果从当时实际的结果看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暧昧的事情,因为努尔哈赤的祖父女婿阿台确实谋反了,所以说觉昌安和塔克世是劝降还是投敌都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事情,如果反打一耙被人扣上逆贼之子的罪名,努尔哈赤想要成功再无可能,但是出人预料的是他赌赢了。

  明朝不仅归还了他祖父、父亲的遗体,还赔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那么李成梁为何要如此的去操作,看起来努尔哈赤是毫无赌本的豪赌,就像一个手无分文的乞丐对着大庄主要钱要人一样,可是为什么还满足了他的需求呢?这就是因为李成梁同样需要努尔哈赤去对付尼堪外兰。

  在李成梁的心中不管是尼堪外兰还是塔克世都是他调整的对象,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的进行调整自己控制力的关键,他不但放过了努尔哈赤,还支持、默许努尔哈赤去打压其他女真人,这才是努尔哈赤可以崛起的关键。

  努尔哈赤凭什么快速的打压了其他女真势力?就是因为他拥有卓越的才能的同时,还加上了李成梁的默许。

  所以在之后的道路上,努尔哈赤非但没有对仇人李成梁痛下杀手,相反他攻向了女真势力,随着他势力的壮大,一个新的机遇期来临了,由于李成梁的强势,导致明朝万历皇帝对他反感至极,于是将李成梁撤职,但并没有完全的打压李家,因为之后的万历战争的发生让万历还需要使用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李如松为什么作战以勇猛果敢著称,甚至有些拼命?就是因为当时的李家已经不再是悠闲的辽东控制者,他的父亲在万历战争一年前被革职,如果李如松在之后战争中的表现不佳,李家存亡之秋就在眼前。

  万历战争将近8年左右,真正交手的战争分成两段,每一段大致只有一年多,也就是说万历战争三方真正交手实际时间不超过三年,其他时候三方都在交换筹码和为停战讨价还价。

  真正使得努尔哈赤崛起的关键在于辽东局势的快速变化。

  在1591年李成梁被撤职的时候,努尔哈赤开始了自己统一女真的征程,在这一段时间辽东内部数次更换统帅,失去了李成梁的辽东形成了一种明人内部的控制力争夺态度,在这个时间内对努尔哈赤的管控力度降低了。

  使得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壮大,但是即便如此情况下努尔哈赤还是在1601年前往北京朝贡。表现的对大明极为恭顺。

  好运就是如此降临努尔哈赤,被罢官的李成梁再次掌控辽东,可是这时候的局势已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李成梁甚至开始需要努尔哈赤,双方开始了一种默契的配合,即努尔哈赤对明朝拱手捶地的承认明朝的地位,明朝的李成梁将大量的优质土地主动放弃换取努尔哈赤对他的支持。

  双方的天平开始倾斜,不再是李成梁的单方面强势!

  为什么李成梁要在没有明显战争迹象的情况下就放弃大量的良田、堡垒、迁走大量人口,就是因为李成梁要用这些土地与努尔哈赤进行交换。

  努尔哈赤就如此一边支持着李成梁,一边快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从“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发展到了“昆都伦汗”。

  在这样不停的发展中,双方的博弈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正式建立起了政权,以前那个需要看家族后母脸色的努尔哈赤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方政治势力的首脑!

  这个是非常近期的事情,距离韦宝眼下的1624年秋天,不过八年功夫而已。

  那么是否该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呢?韦宝觉得,即便是这样,李成梁也有苦衷,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努尔哈赤的前期,他只是被李成梁当成一枚棋子使用,这时候,确实李成梁对他是一种放纵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的目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要用他去制衡其他女真势力,第二个是他需要努尔哈赤,人们往往忽视历史中强者对于被纵容者的某种需要性,也就是李成梁使用努尔哈赤去调整女真能够让他变得非常轻松,这种需要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强大。

  另外当李成梁被贬的时候,明朝没能快速调整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势力在辽东变得稳固是他兴起的关键,再加上等李成梁再次回来,他甚至可说是需要依靠努尔哈赤的支持才能维持地位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关系上都不曾有一个善字,都是利用和压榨,只是因为机遇和能力的关系让努尔哈赤反攻成功,这自然不能说成是养虎为患或者农夫与蛇的关系,更何况俩人还有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学习的地方,努尔哈赤没有追求眼前的成功,在关外称个山大王就算了,他想要追求的是王朝化,这种王朝化能够使得后金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酋长的视野,而是想要进行更大的拓展。

  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意味着他与明朝的正式决裂。

  万历遂派遣杨镐出兵攻打努尔哈赤,由于当时的辽东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变革,再加上军队构成复杂不统一,造成了混乱又分兵挺进,让努尔哈赤用运动战逐个击破,史称萨尔浒之战。

  输掉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则开始了长期与后金的拉锯战,双方在期间不停的攻杀,努尔哈赤趁机快速发展势力,让后金成为明朝的一个重要敌人。

  努尔哈赤真正的成功,在韦宝看来并不在于他最初如何与明朝对抗,而是努尔哈赤看破了李成梁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了自己的机遇。

  在开原之战、广宁之战、辽阳沈阳之战,努尔哈赤挥军西进,势如破竹,连续大胜明军,俘斩无数,几十万明军卫所兵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整个辽东地区迅速沦入后金版图。然而,在节节胜利下,努尔哈赤也不免被冲昏了头脑,秉承极大的民族偏见,推行严重的民族歧视制度,在他的治下,数百万辽东汉人横遭杀戮,或被贬为奴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