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954 老丈人深夜召见】(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954 老丈人深夜召见】(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新笔趣阁起点文学
  

  朱由校站在那里,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嘴里只是说:“不敢当!不敢当!”

  群臣奏请进诣文华殿。

  然后,朱由校登上一顶小轿。

  此时抬轿的轿夫还未来,为避免李选侍后派人将熹宗抢走,大臣刘一璟、周嘉谟、张维贤、杨涟抬轿,仓促前行。

  此时杨涟的职位为兵科右给事中,张维贤为英国公,大明爵位最高的国公。

  周嘉谟任职吏部尚,书刘一璟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无前例的高级轿夫就这样走了。

  大明宫廷中的轿子的重量可不轻,为了彰显明朝皇帝身份专坐称呼为龙辇,一般龙辇的重量都是需要八个人来抬动的。

  计算龙辇的选材、装饰等等各种累积的重量,不过在这种场合的情况下,大臣们应该会使用小轿来替代。

  真正的龙辇是适合八人来抬动,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人在当时的年龄处于五十多岁的知命之年,且是身子比较羸弱的文人,可以显现常年都是不会怎么锻炼的,就算是小轿子,猜想青壮年时抬桶装水的经历,能把这样的轿子抬走已经是豁出他们的老命了。

  可以说,不管是天启皇帝朱由校,还是后面的朱由检,都是被英国公抬着上龙座的,所以韦宝有这样的靠山,在政治层面,还是很吃香的。

  就在天启七年的二月份,澄城知县酷刑催科,激起民变,被百姓杀死,明末农民战争正式开始,这就是魏公公“为国聚财”的丰功伟绩。

  魏忠贤的势力确实大到了一手遮天、难以撼动的地步。

  只不过遮天的前提是天不塌下来。

  太监的权力固然来源于皇帝,但是,皇帝的权力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执行的。

  明末的文官集团历来是饱受诟病的,可是文官再烂,没有也不行,皇权必须得有人来执行才是真正的权力。

  天启皇帝靠太监来执行自己的一部分皇权,要真是个高明的君王,这么搞也未尝不可,问题是朱由校没这个本事。

  皇帝的信息来源靠太监,权力执行还靠太监,要是还不被太监忽悠那就没天理了。

  太监抢不了皇位,在不掌握军权的情况下也很难真正架空皇帝,但是可以让皇帝变得越来越耳聋眼瞎。

  因此,魏忠贤的存在对皇权绝对是有威胁的。

  天启其实是有点玩大发了,相对来说,崇祯用的一群太监虽然其中烂人也有不少,但起码比魏忠贤安全多了。

  崇祯光明正大地要杀魏忠贤,魏忠贤是没办法反抗的。

  但是这里面也有风险,因为宦官的势力深入皇宫内院,逼到狗急跳墙的话,存在威胁皇帝人身安全的可能。

  这事要换哪个办事特别不牢靠的皇帝,暴病身亡也是很有可能。

  而崇祯却是个特别谨慎多疑,杀人还果断的人,正好克魏忠贤,不管你有什么花样,先杀再说。

  就像汉朝的十常侍,能对付得了何进这种和他们玩权力的游戏的人。

  碰上袁绍和曹操立马玩完,管你有什么招数,拿铁甲钢刀的真理碾压一遍就是了。

  魏忠贤想反抗的话,要么得争取朝臣的支持,要么得争取督抚的支持,要么得争取士绅的支持,要么得争取武将的支持,可他一个都没争取来。

  宦官的权力来自利用皇权,自然也没法和皇权正面对抗,而魏忠贤在掌权期间始终没能培植起其他的权力来源。

  唐朝的情况比较特殊,宦官同时还担任外臣,甚至有军权,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其他的权力来源,就不是皇权轻易能动的了。

  在和臣子斗心眼,维护皇权方面,其实崇祯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把自己的乾纲独断坚持到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后面之所以没坚持住是因为从三月十七日开始李自成把北京给包围了,然后十九日就上了吊,所以他这个高水平并没有多少用。

  有一个像英国公张维贤这样的一等一的国公爷坐镇,手中还有京营这样的兵权。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