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798 魏忠贤与韦宝的隔阂】(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798 魏忠贤与韦宝的隔阂】(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起点文学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魏忠贤势力做大之后,有很多底下的狗腿子怂恿魏忠贤,为了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可以永续,为了防止人世间的无常之变,就力劝魏忠贤废掉皇帝自立。

  魏忠贤立马警告所有的劝进者,若有再言此事者定斩不饶,并声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说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而他作为一介草根,没有皇帝的支持,他哪里有今天?

  后来证明魏忠贤也是这么做的,说明魏忠贤至少是一个头脑一直很清醒的人,不是赵高那样的太监。

  天启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魏忠贤以九千岁的尊贵之躯,屈膝于皇帝榻前亲尝汤药,端屎倒尿,尽显老奴本色。

  天启皇帝驾崩之后,魏忠贤拗哭不已、如丧考妣。

  魏忠贤表现出的不只是对天启皇帝的忠心,甚至是对整个大明朝朱家天下的忠心。直到最后关头,崇祯皇帝拿下他的时候,他都几乎没有任何反抗。

  因为自始至终,魏忠贤都认为自己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既然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皇帝陛下一定能给他存身之所。至少也可以做一江南富足翁。

  魏忠贤虽然对东林党痛下杀手斩草除根,但在政治上却是很忠诚的,死到临头还在忠心耿耿地守护大明社稷。

  魏忠贤除了有皇帝的背景,最重要的是他跟皇帝的利益是站在一边的。

  在涉及到利益问题上。皇家的利益跟官僚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东林党代表的是官家地主豪强。

  而魏忠贤代表的则是皇家的利益。

  辽东问题可以说是大明最为重大的国家开支。

  在这个开支的问题上,东林党成员一致认为,费用应该由皇家出,因为之前万历皇帝。推行了著名的抢钱计划矿税。

  这种抢钱计划对民间经济是具有伤害性的,于是该皇家出钱了。

  皇家出了四五百万两白银,皇家的钱花的差不多了,该东林党出钱了,结果东林党都以百般理由,拒不出钱。

  所以魏忠贤一上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索贿,他不可能跟东林党和平相处。

  随着魏忠贤的势力逐渐强大,大明帝国的税收结构突然从征收田赋转向征收商税,天启四年,商税从前一年的322万两猛增至548万两、次年亦为548万两,同时,主要针对工商业的“杂项银”也从天启三年的60万两增加到220万两、次年亦为220万两,两年内针对小农的田赋基本没有增加。

  一年时间多出来将近300万两白银全部出自工商业,自从万历年间皇家为了抢钱开了很多“皇店”之后,官僚阶层也开了很多“官店”,所以叫他们官商一点也不为过。

  如此税赋比当年万历皇帝的“矿税”有过之无不及。

  代表官商经济的东林党,当然要跟魏忠贤死磕。

  所以后来出现了主炮手杨琏历数魏忠贤24大罪状。

  在炮轰无效的前提下,魏忠贤更壮了胆子。

  魏忠贤要干掉东林党,是要抢夺官商阶层的财富,魏忠贤并没有抢老百姓。

  从这一点来看,魏忠贤可比崇祯皇帝强多了。

  魏忠贤也与韦宝之间有了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韦宝也是绝对不从老百姓身上抢钱的。

  至少韦宝不直接从老百姓身上抢钱。

  韦宝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拼命打压地主阶层,他拿一半财富资源,留一半资源给当地老百姓。当然,韦宝有时候,也会留一点给皇权,给魏忠贤和朱由校。

  而崇祯皇帝为了应对辽东问题,应对西北变民的问题,先后加了四次的重税。

  这些重税是通过官僚阶层向民间征收的。

  崇祯皇帝彻头彻尾的搜刮的是老百姓。

  搜刮老百姓的帝王倒成了后世不少人同情的对象,搜刮官商阶层的太监成了万民唾弃对象。

  没办法,谁让历史是东林党这些知识分子编的呢?

  崇祯皇帝最后征税的结果是导致崇祯死。

  北方的平民老百姓被搜刮干净之后,加入了起义军。

  这些“造生祠”之徒,都是沽名钓誉邀赏邀功而已。

  他们是一种遥相呼应的方式,对上面的态度窥探,是一种政治赌博,用心叵测。

  不是韦宝忽略了给魏忠贤造生祠这件事,各地都在造,韦宝手里有天地会统计署,对天下大事小事清清楚楚,怎么可能不知道。

  韦宝是不想留给东林党把柄,不想让外人觉得他与魏忠贤是一伙的,故意避嫌。

  但就是这一点,最为触怒魏忠贤。

  听魏忠贤这么说,客巴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帮韦宝圆过去了。

  银子的事,还可以说韦宝只是暂时欠着,修生祠的事情,韦宝是的确没有搞。

  这件事,已经成为了魏忠贤与韦宝之间一块巨大的隔阂。

  幸好韦宝没有等魏忠贤催他去辽东,便主动来京城了。

  韦宝来就是要解决魏忠贤的心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