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468 吴襄才是投资之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468 吴襄才是投资之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朱元璋出身寒门,在农民起义中起家,最后做了皇帝,开创了大明基业。朱元璋的出身背景和经历,决定了他的治国方略。崇尚节俭。做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依旧保持节俭,不喜欢奢华,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都非常简朴,早餐仅吃蔬菜,坐的马车,住的寝宫,穿的衣服,都很简单。

  减轻赋税。明朝刚建立时,朱元璋说:天下初定,犹如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初生之鸟不可拔其羽,要安养生息之。意思是不要对农民剥夺太严重,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要时刻想到农民的饥寒。

  轻俸薄禄。明代200多年的官员俸禄,皆以朱元璋的规定为标准,按照《明实录》等的记载,明代官员的工资是很低的,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感叹道: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重罪腐败行为。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发现很多官员奢靡,于是下决心整治,颁布《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篇》等法令,若有腐败行为,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饶恕。

  在朱元璋治国方略的指导下,明代国力日益强盛,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并引领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韦宝对朱元璋很崇拜,所以对朱元璋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比如,在朱元璋之后,经过官民的共同努力,明代经济获得大发展,导致西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促使欧洲探险家到美洲开采白银。

  在政治上,明代开展朝贡外交,明代中国成为四邻国家向往和朝拜的对象。这一切,都与明朝初创时朱元璋的采取的治国方略不无关系。

  历史一再地证明了节俭、薄赋、反腐等的作用,韦宝一直在对照老朱的路线,发展自己的路线,这个时代脱离不了封建体制,必须不断去研究摸索,韦宝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韦宝听吴襄说完,不由的一汗,暗忖这么说来,我还得多谢你啰?“多谢吴大人替我想的这么周到哈!”

  “嗯,这不光是替你着想,也是替我家雪霞想,虽然说你五年之内不适宜谈论婚事,会克妻。但是我希望你心里将雪霞当成没过门的妻子!也不枉费我一番心意!生意多的是,我不是一定要做这么大风险的生意的,吴家平平稳稳过,在辽西辽东,没有人的财产能超过我吴家。”吴襄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我更不必花这么大的风险,助你成为北方最大,最有实力的大户!大树底下是长不成大树的!只希望小宝你到时候有了实力,不要忘记我今时今日这番苦心!”

  韦宝看了眼吴雪霞,吴雪霞粉脸羞红,也看向韦宝。

  俩人谁都没有说什么。

  在爹爹跟人谈正事的时候,吴雪霞还是很有分寸的,不会轻易干涉。

  之后韦宝与吴襄签订契约!约定吴襄借给韦宝2000万两白银,而韦宝需要在天启七年八月归还吴家4000万两白银,等吴家的白银运到韦家庄,双方的契约便开始生效。

  韦宝看着手中这份契约,心里压力有点大!旧账还没有影子,又添加了新账,虽然说能借到钱也不是什么坏事,说明别人看重自己的能力,看重自己有这种还款能力,但这么大的数目,别说是韦宝个人,就是大明朝廷,只怕也承受不起,这是大明朝廷两年的赋税总额了!

  而韦宝手里只有这么一点资源,要如何长袖善舞,才能在三年之内弄出近5000万两纹银的利润以还账呢?

  “我让你给辽西辽东各家帮你代购粮食的大户留出200万两银子的利润,还不单单是改善你们双方的关系。还可以让你的抚宁卫、一片石城和不老亭三角形商圈立时拔地而起!我也觉得辽东的人都被抽光了,辽西是该胆子放大一些,多弄些人来了,没有人是不成的。各家赚到了银子,自然不在乎万吧两银子的投入。”吴襄道:“小宝,你是不是很喜欢手里的人越多越好?”

  “也不是,正好便可以,也不是越多越好。像是脚上的鞋子,合适便是最好的。”韦宝答道。

  在韦宝看来,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如果能搞定粮食安全系数,韦宝认为人越多越好。

  不过,这主要针对农业发展状况。

  事实上,当初美国2亿人的时候就做到了世界最强了。

  说明要成为世界霸主并不需要太多人口。

  2,3亿就能做到了。

  人口数量要取决于国家可以控制的资源数量,比能支撑的资源数量略多一些,这是最合理的。

  什么时候,人都是关键,主要是能不能负担得起。

  后世日本的农业,荷兰的农业,一小坨坨的弹丸之地,养了多少人口?所以说,科技才是生产力。

  吴襄对于韦宝的回答很满意,“你这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你们山海书院内部比试的时候,你的策论才是丁等啊?”

  韦宝一听,脸立刻黑了,看向吴雪霞,你连这个都回家告诉你爹啊?

  吴雪霞也立马娇嗔道:“爹,你说啥呢?韦宝他比试得几等,关你啥事嘛?”

  吴襄呵呵笑道:“我不是管闲事,我希望小宝这趟能高中举人的嘛!若是小宝有举人的名号,我甚至可以设法帮你在抚宁卫弄个实缺!”

  韦宝看着一副准老丈人为女婿着想的架势,笑道:“那就多谢吴大人了!”

  “还叫吴大人?是不是该改口?私底下,至少也得叫声伯父吧?”吴襄笑道。

  “伯父!”这声伯父叫的,连韦宝自己都有点脸红。

  稀里糊涂的与吴襄签订了一份这么大数目,这么大的金额的契约,让韦宝有点昏昏沉沉的,也不知道是他借助了吴襄的力量,还是吴襄设法控制了自己。

  反正从头到尾,韦宝都是被动的,这种感觉很不好,韦宝不喜欢被动的,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日子。

  “回去吧,有了银子,就放开手脚干吧!我可以担保你这趟能买到2500万石以上的粮食!四五百万人过冬,都勉强够用了!”吴襄笑道。

  韦宝却没有吴襄这么乐观,因为韦宝的目标并不单单是守住金州城一线。

  而韦宝的目标是不但要将建奴完全赶出辽南去,这就要打仗,而且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很多粮食和银子!

  同时,韦宝还要为大拓荒,为下辖区域的老百姓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考虑,这都需要充足的粮食和银子!

  甚至,韦宝还得着眼于明年,后年,拓荒之后,第二年也不能指望获得多高的粮食收成,荒地要变成正常的田亩,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周期!

  虽然玉米,高粱,大豆,红薯,土豆等好些作物有帮助改善土地品质的作用,可也绝对不是种下去什么,就能立马期望大规模收获上来的。

  这些因素合起来,即便这次粮食收购很顺利,勉强安置底下人过冬没有问题,韦宝还差了至少一倍的粮食。

  也就是说,2500万石粮食之外,韦宝至少还需要2500万石粮食!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