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374 放烟花和童话世界般的心境】(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374 放烟花和童话世界般的心境】(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想到明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远比英国资本主义起源早,为什么中国没走向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反而英国走向强大?又想到大明老百姓的苦难日子,韦宝就糟心。

  他知道工业革命是农业时代的明珠,这颗明珠,是亿万生灵鲜血浇筑的。

  工业革命的爆发,依托的是庞大的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稀缺的劳工。

  如果没有劳工的稀缺与旺盛需求——这一根本性矛盾存在,就无法催生产业革命。

  而以欧洲农业之贫瘠,中世纪贵族尚且衣衫褴褛,何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答案是航海大发现,以及殖民掠夺。

  西班牙的殖民掠夺、种族灭绝,使上层贵族瞬间暴富。

  暴富之后消费需求旺盛,对服装、器物等品味提高,本国人力成本高昂,于是雇佣英国人打工。

  为赚取利润,英国纺织业迅速发展,出于人力匮乏的考虑,对机器生产效率不断改进,逐步探索,终有突破。

  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最终突破了蒸汽机、纺织机的技术瓶颈,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

  吴雪霞奇怪的看着韦宝,自然不知道韦宝心里又在想体制变革,想发展的事情,轻声叹口气:“这些事情,不是你一个人担心就能改变的事儿啊。没有想到你这个人平时看上去挺狠的,居然这么心善,难怪养活这么多人。”

  韦宝脑门掠过三道黑线,我狠?我再狠没有你爹狠,没有你大哥狠,没有吴三桂狠吧?吴三桂小小年纪便看出有杀人不眨眼的潜质了。

  “大明虽然富豪众多,奈何富豪之财乃掠夺自平民,豪门愈富则平民愈穷,最终爆发的将是无可阻挡的反民作乱,老百姓不到活不下去,是不会轻易造反的,这些事情,自然轮不到你这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娇女想。”韦宝道:“不早了,吴大小姐早些回去休息吧?”

  “又开始装老成。”吴雪霞笑道:“像是刚才那样多好?大明的老百姓造反,只是零星的,天灾以至于年景收成不好,这不是很寻常的事儿吗?你该像刚才那样多笑一笑,笑一笑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该像我这样,哈哈哈哈。”

  韦宝看吴雪霞忽然有点没心没肺的模样,看她少女特有的开怀一笑,被逗的跟着笑了笑,若真的能回到14岁的人的心境,若是没有对历史的一点点先知,该多好啊。

  可是,那样的话,他就没有钱了,没有金子没有白银,他一个乡里少年,又凭什么能与吴家大小姐站在这浩繁星空之下聊心事呢?

  不知道为什么,韦宝和赵金凤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容忍赵金凤的纯真,可以理解赵金凤不知道外间的事情。

  但韦宝无法容忍吴雪霞的世界观,因为她是吴襄的女儿,吴襄是辽西的实力派人物,这样人物家的孩子,心中完全没有百姓,没有国家,说明吴襄就缺乏这方面的家教,是不是也可以证明吴襄本身就是一个只有权力利益的人,心里也是没有百姓和国家的。

  还有,和赵金凤在一起,韦宝自然会想到赵克虎,心里不好别扭。

  和吴雪霞在一起,韦宝自然也会想到吴襄,感觉特别的别扭,吴襄虽然总给人温文尔雅,挺有风度的感觉。但韦宝能看清那背后的手段,辣手,冷静,为了利益,招式花样百出。

  烟花放完了,人们纷纷散去,都在谈论刚才的一场灿烂,都在感叹韦家庄的日子好,不但能吃饱饭,还能看到这么绮丽的景观。

  吴三辅让大家不要打扰韦宝和吴雪霞,韦父韦母等人便先回去了。

  范晓琳和徐蕊也回去了,只有王秋雅和总裁侍卫们在远处跟着韦宝和吴雪霞。

  两个人散了一会儿步,韦宝将吴雪霞送回迎宾馆。

  王秋雅服侍韦宝沐浴,更衣,就寝,她没有问韦宝跟吴雪霞的事,韦宝也没有打算说。

  韦宝心里还在想着尽快开拓海外贸易的事。

  作为小国,英国可以通过圈地运动,通过残酷压榨平民崛起。

  活不下去的平民可以到海外充当冒险者,死了一了百了,只要活着,或许还能混个人模狗样。

  放在在明朝疯狂压榨试试,李自成引领的民众,分分钟教大地主阶级做人。

  所以韦宝觉得,说大明的百姓是羔羊,是麋鹿,似乎也不合适,汉人百姓其实也是挺能闹腾的,但多数是耗子窝里斗,对内一个个凶得很,对外就没有几个真英雄了。

  国家太大,人口众多,系统性风险爆发系数很高,况且明代劳力众多,对机器生产的研发动力不足,毕竟研发、使用机器,成本也很高。

  即便是在韦宝所处的后世,国内更愿意使用海外成熟廉价的技术,而非自主研发。

  明朝面积庞大,人口众多。南北方的发展差异极大,社会结构也不稳定。农民们起义常有,西南蛮荒等等。

  韦宝觉得,其中面积因素挺关键的。

  古代落后的通信必然导致强化集权,强化集权下地方自主性很弱,大部分民众仍然被自然经济束缚,可以说没有能力去创新。

  近代西方重大革新,包括古代中国发明基本都来自吃饱喝足的贵族,官僚等阶层。

  然而明朝还是因为地理和人口因素,政局上十分复杂,各派斗完就是内斗,由于文字狱与科举制度的思想专制化,高层官员专权现象很严重,好官也不得不被卷入其中。

  像是宋应星这种人很少,他是没有官做,才潜心科学,也只是个半桶水,啥都知道一点,却并不深入,只能算是个统计者,各种学科的编纂搜集者罢了。

  正统的,官方的科学家,徐光启这种的科学家,又没有大明官方提供的合适土壤,来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

  而英国等国领土小,人口少,不会有某一阶层实力极其庞大的情况。反而容易造成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

  古代中国盛世之时,多是对外友好贸易往来,而非英法等国四处殖民积累资本。

  当时国人普遍认为外界是蛮荒之地,而欧洲国家经历黑暗中世纪后奋力向外界探索学习。

  韦宝觉得这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人自身强大就容易自傲,无解。

  虽然中国不搞掠夺,国家也庞大。

  但是身材壮硕反倒拖累自己。

  明朝实力真可以说世界最强。

  天真的想象,如果稳定发展的话,不被满清耽误几百年,即使停滞发展,明朝的军事真的能碾压几百年后的英法等欧洲国家。不会在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韦宝可以肯定,工业革命不是点点科技树就能顺理成章实现的,它是要死很多人的。

  大明的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工业化,各个势力分分钟就割据内战,南北战争莫不如是。

  义和拳席卷中原时候,拆铁轨,扒电线,紧急毁灭火轮船。

  不是吃了铁秤砣,没有政府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一个在十八世纪末国力还是举世无双的大清帝国有什么动力去学西方那些奇技淫巧?

  那个时候西方的工业品也确实不咋地。

  就像是韦宝现在,有了几样拳头产品,韦宝也认为是很接轨老百姓需求的。

  虽然吴襄和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从中作梗,抵制,但说起来,还是这个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不易打破,新商品再好,也很难进入人们的生活。

  近代的大清,还真是几十年的功夫被人超过去了,被狠狠扇了几巴掌,到了清末反而能搞点工业,等到黄金十年,话语权被大地主和买办夺走,又没空间发展民族资本了。

  在床上胡思乱想一通,韦宝又想到了吴雪霞身上。

  若自己真的成了吴家的女婿,自己就真的能安心在韦家庄试验新体制,玩出一个小型工业社会了吗?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