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1054 封公爵】(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054 封公爵】(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
  

  霍去病是汉人百代罕见的青年英雄,不败战神!

  霍去病出身卑微,奴婢私生子,曾为生父抛弃不认。

  霍去病是平阳侯家下人卫少儿与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他的出生年份学界认知并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同的是建元元年。

  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是奴婢与平民的私生子,而与卫青不同的是,他少时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包括其母亲和其他家人,都没告诉他。

  他知道父亲是谁是后来的事情。

  “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等到霍去病成为骠骑将军后,他自己主动去认了父亲。

  “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

  作为被父亲抛弃的孩子,霍去病不但原谅了父亲,还“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是孝子。

  这还不算,他还带异母弟弟霍光到长安,并给了他最初的机会。

  “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是友兄。

  霍去病认祖归宗了,这和终身没有随父姓的卫青不同。

  奴婢私生子的霍去病,不是天生富贵、出身高贵,而是出身卑微,后来富贵。

  而这后来富贵,靠的是他出生后若干年纳夫人立皇后用良才都不计出身的汉武帝刘彻,更靠的是霍去病的个人奋斗。

  机会只给有准备、肯付出的人,霍去病因为年少便已善骑射并富于军事指挥才能而立功封侯。

  与卫青霍去病不同,属顶级官二代的人是霍去病的儿子霍嬗,卫青的儿子卫伉等,然而或亡故早,或毫无功业垂史倒可能犯过法,不能善始善终。

  霍去病18岁以“以皇后姊子”进宫为侍中,此前人生经历不详。

  在卫子夫成为皇后后,霍去病终于在18岁时进宫为侍中了。

  “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比起一上来就当了“建章监、侍中”的卫青,尤其是“少为侍中建章监”的李陵,从来没有染指建章监一职的霍去病,所享受的殊恩并没有后世一些人认为得那么多。

  作为“外戚末属”,他做侍中的年龄甚至远远比不上身为商人之子的桑弘羊。

  “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所以,不能高估他姨母卫子夫入宫,令他这个隔了一辈的私生外甥获得了多大特权。

  而卫子夫即使做到了皇后,族谱家谱溯源久远的司马迁仍然念念不忘她的“生微也”。

  那么,在18岁入宫为侍中前,霍去病十七年多的人生去过哪些地方,做过什么事,认识了哪些人,他“善骑射”的本事又是跟什么人学的。

  对卫霍惜墨如金的司马迁没有记载。

  所谓他从小在武帝身边长大的说法,则是没有可信度的。

  武帝真正开始认识霍去病、认可霍去病,是在他18岁时。

  古今民间包括门阀和草根,对私生子指指戳戳者从未断绝过,不管私生子富贵之前还是之后。

  而在其没有真富贵前,比如像霍去病未做侍中前,未与亲生父亲相认前,某些门第癌或八卦者明里暗里的吐槽恐怕只会更甚。

  霍去病是一个颇为完美的将军,也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青年,有一个能令大多数怀揣英雄梦的人热血沸腾的人生。“世人十八安环堵,将军十八身行伍。”

  即便是在古代,十八岁也是非常年轻的年纪,可能刚刚结婚生子,离汉武朝法定征兵年龄,20岁,还有两年。

  一个生长在长安繁华生活里吃穿不愁年轻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样一种感情,一定要去塞外苦寒之地,最终年轻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就算是司马迁这种拿着显微镜找茬的史学家,也很难找出一丝他真正的缺点。

  首先,霍去病不是“天生富贵”,“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史记在描写霍去病的时候,形容他性格的时候说“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这句话是说,霍去病平素很少说话,从不泄露自己,性格并不外向。

  但是他的神态显得非常英勇,果敢,意气。

  有气者,谓神态饱满“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

  任者,任气者,谓纵任意气,指放纵任性,不墨守成规。

  这段形容也透露出一个意思,霍去病性格实际上内敛,稳重,即便说他“贵”“傲”,也只是出于他对自己天才过分的,也有本钱过分的自信,而绝不是因为从小被父母长辈娇惯坏了的横行霸道,不讲道理。

  一个纨绔公子,是绝对不可能支持住保家卫国,抗击匈奴的艰苦任务,绝对不会说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言壮语。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这并非霍去病主动要求的待遇,而是汉武帝自作主张的宠爱,跟他个人的性情没有什么关系。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机动战的伟大军事统帅之一,而在机动战中,将领们经常要求军士们尽量减轻辎重,只携带干粮,历史上有些将领甚至连帐篷都强迫士兵扔掉,要求士兵露宿。

  确实很艰苦,但这是必须的,霍去病要求军人们放弃“重车”,沉重的车辆,抛弃“粱肉”,精美的食物的统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司马迁能用这破事黑霍去病,纯属他本人对军事啥也不懂,以为打仗就是请客吃饭所致。

  “而骠骑尚穿域蹋鞠。”更可笑,蹴鞠在古代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而尤其在西汉时期,它更是一种军中通行的训练任务。

  “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古人蹋蹴以为戏。”

  西汉刘向《别录》就说过司马迁对军事啥也不懂,就直接把他们长安贵族玩儿的文人踢球,代入到霍去病在军中举办的军事训练,然后说他上战场还只顾着玩儿。

  总的来说,为父母受辱而杀人在汉朝属于孝义,官府是不进行私相报复的禁止的。

  这个思想尤其在汉武帝时期非常兴盛。所以李敢因为以为父亲受屈而杀卫青,霍去病为亲舅受辱而杀李敢,在当时都纷纷上升不到其人品有问题上,反而可能成为孝义的典范并且被赦免。

  最大的问题是在于李敢,霍去病,卫青地位不平等。

  因此,如果汉武帝不包庇此事,而任由它捅出去,霍去病不会受到太大惩罚,但李家直接就可以因为汉律,“凌上者谓之恶逆”“大逆者亡其身,没其家。”

  而满门暴毙了。

  霍去病是天子门生吗?

  这个无非就是来自“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然而看清楚是“尝欲”,曾经试图教授他,然而霍去病很快就说“顾方略何如尔,不至学古兵法。”

  霍去病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汉武帝亲自教授他兵法,汉武帝到底有没有真的教过他,有没有教过他别的,史书没有记载。

  可能霍去病只是拒绝了被教授兵法而没有拒绝被教授别的,也可能汉武帝这次无非就是心血来潮的突然想当老师。

  《史记》记载霍去病一生:“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

  霍去病一生有六次出塞,其中四次是以将军的身份出征的,而史书有详细记载的只有五次。

  唯一一次非将军出征的只有他跟随大将军卫青的那一次,受任嫖姚校尉,获封冠军侯,这也是后世诗词中多有美誉的“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的由来。

  这次勇冠三军的战斗并不是霍去病第一次出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霍去病两次都是“从大将军”,而在大将军的履历表上,就有这么一次间隔不过月余的战斗,定襄之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