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天唐锦绣> 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明天下午【分类小说新书精选推荐】【历史频道新书精选推荐】,所以今天两更吧,明天三更,理解万岁。

  不过欠着大家一更,这个不会忘,容我这两天整理一下思路,然后给大家爆一下!

  另外,当然是求票……

  *************

  房俊知道唐朝的各项工艺很落后,也知道这个时代最好的工匠都被官府征召,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

  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房家的铁匠铺会是如此简陋。

  沿着山坡建了一溜儿土坯房子,围成个半圆,房前建有几个竖炉,估计就是用来炼铁的。

  炉高差不多五六米,底径三米左右,中间部位较粗,两头略窄,外皮用砾石砌墙。上边有装料口,下部有鼓风口,如此一来,能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就算是预热过程了。

  只是却没有见到鼓风机,炉膛里也只残留一些煤渣。

  房俊以前从没见过炼铁炉是什么样的,但这不妨碍他看了一遍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用不着学过工业,稍微有些物理常识就能懂,毕竟这玩意实在太简陋。

  房俊问身后的卢成:“这是炼铁炉?为啥不炼铁呢?”

  虽然不远处矿洞里边开采出来的大多是黄铁矿,炼不出啥玩意来,可也不能就这么闲着呀?

  卢成说道:“没错,是炼铁炉,现在是冬天,太冷,炉温上不去,所以不炼铁。”

  房俊啧啧嘴,心说这破炉子也太简陋了,不仅现在冬天炉温上不去,就是放在三伏天,温度还能高到哪里去?

  炼铁需要多少度来着?

  房俊揪着头发想了想,大概是一千多度吧?大概差不多,那么炼钢最起码也要一千五百度往上了,这破炉子炼铁都费劲,炼钢就更不能指望了。

  当初要是学理科就好了,炼铁、炼钢、烧水泥什么的,搞不好能推动唐朝就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哦,对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来着?

  好像是蒸汽机……

  话说蒸汽机这东西原理简单到爆,难的是材料不容易得到和工艺达不到标准,总体来说,貌似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出来。

  呃,想远了……

  房俊瞅了瞅炉膛里残存的煤渣,失望的叹口气。

  用煤炼铁,大概是中国古代的专利了吧?失败的专利啊……

  古代冶铁业长期受含磷量过高的困扰,这大概是因为铁矿质量不好,也可能是因为铸铁技术的缘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苏轼曾做过一首《石炭行》,盛赞用煤炼铁的好处。他认为用煤“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还可以节省木炭,提高炉温。确实,煤有这两个好处,它还降低了炼铁的成本,煤比炭便宜多了。

  然而冶铁最可怕的杀手——硫,就潜伏在煤中。

  北方的冬天很寒冷,因此高含磷量铁器冷脆现象很严重,严重制约了铁器的发展。

  所以,用煤炼铁,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错误,将整个冶铁行业带上了歧途!

  其实解决含硫量超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炼制焦炭,用焦炭来冶铁。

  但是古代人不会炼焦。

  房俊又想了想,焦炭是怎么炼出来的?嗯,他也不会……

  不过他知道焦炭是把煤放在一个密封的环境里使劲儿烧就对了,水泥也是烧出来的,玻璃还是烧出来的,瓷器依然是烧出来的,……

  难怪人们常说,“火”的使用是文明的标志,原来如此啊……

  虽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烧,反正烧就是了,可这劲儿的烧,变着花样的烧,总有一天能烧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