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残> 第168章 开源(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8章 开源(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81中文网
  此外,广州还是负责征管海外诸国贡物与税收的市舶使和都监院的所在地。

  唐人李肇云:“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

  所谓“纳舶脚”,即对商舶征收一定比例的进口货物税,所谓“禁珍异”,即官府从进口货物中征购专卖商品,禁止商人在官府征购之前私下交易专卖商品。唐末刘蜕《献南海崔尚书书》云:“南海实筦榷之地,有金、珠、贝、甲、修牙、文犀之货”。这些都属于官府征榷的商品。

  所谓“进奉”,是指蕃使来朝所进献的贡物,顺便掌管和安排海路朝贡事务,同样也是一个很有油水的活计。而这三者构成了市舶使的主要营生和职权,也是直通大内大盈内库“人君私藏”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完全是具列在两税法的诸多田户税之外,历代皇帝用作资助国家军费、经费和赏赉开支,平衡财政出入的一大额外财源。乃至与外朝被称为“计相”的三司使麾下,户部、盐铁、度支等衙门构成晚唐国家四元财政体系得一部分。

  因此,市舶之利对内库宝藏、国家财政如此之重要,以致于当初黄巢军队攻占广州、求为岭南节度使时,朝议反对之声甚强烈。左仆射于琮云:“广州市舶宝货所聚,岂可令贼得之”。又谓:“南海有市舶之利,岁贡珠玑。如令妖贼所有,国藏渐当废竭”。

  这笔直接进入内帑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晚唐以来权威渐堕的历代皇帝,保持对朝廷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今那位被后世称为“马球天子”“斗鹅皇帝”的唐僖宗,最好奢华游乐嬉戏而不问政事,动辄赏赐巨万而把左藏、大盈等内外各库花个精光;以至于把持朝政的权阉田令孜,直接下令在东西市征收(强抢)商人富户的财货来充用。

  现在又被义军在皇帝直属的钱袋子上这么狠狠的割上一刀,日后不出问题才怪呢。

  当然了,这些大都还没有那么容易到手或是可以直接利用起来;正所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从最容易入手和可以先做的事情开始好了。

  周淮安眼下安排下去的任务之一就是带队扫荡那些,分布在各处蕃人坊当中形形色色的祠堂和神庙,虽然早已经被打砸和抢掠过了,但在最初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气哄抢之下,还是有不少的东西因为不识货而被遗漏掉;因此,周淮安负责的就是组织专业的人手,鉴定和分别这些场所的残余价值,并且进行捡漏式搜刮的过程。

  而其中收获最丰的,无疑是那些天竺人所建造的神祠、神堂了,可以说恨不得连一个小小的神龛,都用金银和宝石给镶嵌和包裹起来,而他们的神祗既多且杂,崇拜和供奉的种类名目和大小把玩物件,也是星罗棋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