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残> 第1072章 马毛缩如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72章 马毛缩如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
  此地潜龙寺,何基即帝台。细花庭树荫,清气殿门开。

  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空空亦拟解,干进幸无媒。

  《北都题崇福寺》(寺即高祖旧宅)

  唐代:薛能

  ——我是分割线——

  “王上,前出延州梳理延边诸戍的周本所部,刚刚递来军奏;”

  就在周淮安的手指愈发深入温暖之处,这时外间再度传来一个禀告声:他不由点点头吐出一个字:

  “念。。”

  外间顿然朗声汇报起来:

  “彼部已收编和整合了旧时朔方、银夏的戍户和边军、世兵残余约两万有余,又获编册民口十一万有余。自从再度分作两路行事;”

  “其中一路扎排顺大河溯流向北,越过灵州的灵武(今宁夏灵武)、安远(今宁夏银川市)、宁远(宁夏石嘴山)诸城,抵达了丰州的九原和西受降城(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内。”

  “另一路沿旧长城诸垒东进,行经白(盐)池、五原(陕西定边)、长泽(陕西靖边)、宁朔(陕西白城子)、德静(内蒙乌审旗)、连谷(陕西神木)诸城后,抵达胜州治所的榆林/东受降城(今内蒙托克托)。”

  “此后,两路人马各沿大河齐头并进,最终会兵与天德军的中受降城(今内蒙包头市附近),收并当地境内藩汉杂胡牧部约三万多帐,牛马二十余万口。。”

  “稍后,又有先手马队一团自东受降城进发,沿紫河继续向东前趋振武军/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鸣沙城境内,却在大青山下的九十九泉(今内蒙集宁)处,遭遇卢龙军的旗号。。”

  “因沿途的金河水东西皆为大小沙泽,遂引兵暂还黑城镇(今内蒙呼和浩特)顿守,随后就有使者前来交涉,自言为卢龙镇的行军司马刘仁恭;”

  “当前不敢擅专,遂已派人护送前往长安的道途之间了。。”

  “如此甚好。。”

  周淮安轻轻拍了拍行状不算大却足够挺翘的肌理,心中暗道,果然是随着大时代浪潮的冲刷治下,而让形形色色的实力和人物得以相继冒头出来。而这刘仁恭似乎也是一个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啊。

  在他依稀的记忆当中,这位名字似乎是总是被专门拿出来嘲讽和打脸那些宋吹,以及被“不讲武德”的契丹人欺负的不要不要,只能靠檀渊之盟的岁币来维持相对和平的铁血大宋。

  因为以号称在家门口打的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煌煌大宋举国之力,还不如这么一个五代延边的军阀给力。起码人家当政的时候几次三番打击并战胜过正在崛起的契丹八部联盟,还俘虏过契丹首领令其重币来赎云云。

  当然了,因为刘氏对于契丹打击的厉害,而导致契丹大八部联盟的遥辇氏痕德堇可汗权威衰弱,而让原本只是遥辇氏附庸和侍卫部落的耶律氏得以崛起和掌握了夷离堇(军事首领)大权,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想到这里,周淮安突然就想起来按照后世的记载,另一条时空线上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生于唐朝咸通十三年(872年),今年已经差的不多十七八岁岁了;正当是锐意进取的少年得志之际。

  此时应该正好担任契丹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而追随伯父耶律释鲁率领挞马部(扈卫亲军)东征西讨周边的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笰等近邻小部落;为将来崛起生聚实力和铺垫当中。

  当然了,等到将来他率领的耶律氏族走上崛起之路后,就轮到这个刘仁恭成为他弘扬名声和武功的垫脚石了。不过,在这时空里,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游牧部落头目,就连本族首领都不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