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352章 朕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情?(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2章 朕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情?(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现在好了,谁要是再敢狗叫,朕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朱棣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笑呵呵地看着李弘壁。

  “好孩子,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弘壁思索了片刻,索性直接一口气说完。

  “不如增加一个中卷,也就是把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庐、凤二府,徐、滁、和三州等籍贯学子划到一起,因为云贵川嘛懂的都懂,学子数量少得很,以往若非是那种惊世奇才,基本上都没有高中的可能!”

  “朝廷不是马上要针对西南边疆的土司问题进行改土归流了嘛,那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提拔筛选出一些土民士子入朝为官,给这些地方的土蛮土民打个样,他们自然就会对朝廷心生向往了。”

  朱棣闻言大喜过望,猛地一拍大腿。

  “很好,你小子真是个人才!”

  “那北卷和南卷呢?”

  “北卷就是北京周边、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地方嘛,除了北卷和中卷,其余地方的士子全都考南卷,那些江浙才子不是很卷吗?让他们自己跟自己人卷去吧!”

  “倒是这三卷名额问题,可以从北卷和南卷匀出半成就是了,具体如何陛下和恩师商量去吧,臣就不多说了嗷!”

  不知不觉间,李弘壁已经跟狗皇帝聊了快一个时辰,他都有些不耐烦了。

  这狗皇帝怎么没点眼力见儿啊?

  咋还不走啊这!

  朱棣眼见李弘壁满脸疲惫,也是察觉到这次聊得有些多了,要把这个兔崽子给掏空了,所以朱棣笑着宽慰了李弘壁几句,然后和姚广孝告辞离去了。

  一走出曹国公府,永乐帝就很是春风得意。

  “妙啊!”

  “真是妙啊!”

  “这等妙计为何先前就没人提出来呢?”

  “和尚,你说说看,这李弘壁都能想到,为什么你想不到呢?”

  姚广孝轻飘飘地瞥了朱棣一眼,淡淡开口道:“弘壁之所以能够想到,是因为他不是名教弟子,其余朝臣并不是想不到,而是他们即便想到了恐怕也不敢开口!”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一愣,随即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姚广孝这句话,说的有些诛心了!

  朱棣又不是傻子,他哪里想不明白。

  这满朝缙绅都是傻子嘛,分地取士这般简单的方法,他们难道就真的想不到?

  不!

  肯定有人会想到的!

  但是为何从来没人提及过?

  因为他们不敢向皇帝进言献策!

  洪武年间那场南北榜案,凡是卷入其中的官员,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每一个好下场!

  就连大儒刘三吾都被下令处死,后因年老,免死戍边,惨遭流放。

  所以在洪武末年,是没人敢提的,谁敢提谁就要做好被流放问斩的准备!

  到了建文年间,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首的南方士绅把持朝政,别说提议科举分地取士了,你要是敢流露出丝毫对南方士绅的不满,那就会被排挤出朝堂!

  而现在的永乐朝堂,也大多是以南臣为主,就算真有忠心耿耿的官员想到了这条妙计,那也要考虑一下能否承担得起招惹南方缙绅的后果!

  说白了,这南北分卷取士,损害的是南方缙绅的利益!

  他们明明可以霸榜整个科考,现在却要分出一大部分名额给北人,这就如同拿刀子割他们身上的肉,他们会咽的下这口恶气才怪!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混账兔崽子虽然有时候行事孟浪了些,但到底还是忠心的,给他记一功!”

  “对了和尚,朕是不是忘记什么事儿了?”

  姚广孝:“(??ω??)栓Q”

  「今日第四更,还有一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呀,万分感谢」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