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落难情缘> 第255章 良莠不齐(2)(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55章 良莠不齐(2)(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怀让在这里学教、修律七八年,心中仍像罩着一团黑漆,心地未明,性光未现。他心知,目前的修行方法没有切入佛学的根本,不是契入禅机的最佳途径。对于禅的领悟,可说是不得要领,对自己不适合。

  于是,他毅然舍弃了名山大寺按部就班的生活,与一位同参——坦然禅师结伴来到了中岳。

  当时,在嵩山住持法席的是与神秀、六祖齐名的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的老安禅师。

  老安禅师将坦然留了下来,而仅仅看了怀让一眼,便说道:“我不是你师父,你的师父在曹溪。”

  在送他前往曹溪的时候,老安禅师莫名其妙地说:“当年,我因六祖师弟吃了一粒道(稻)种,今日还他一个佛种!”

  在老安禅师的鼓励下,怀让辗转数千里,从繁华的中原来到了遥远偏僻的荒蛮之地——岭南。

  当他沿着清泠泠的曹溪走到宝林寺山门前时,正是日暮时分。

  六祖似乎早就知道了他要到似的,恰巧站立在寺门外高高的台阶上。

  夕阳撒金,为宝林寺长长的石阶铺上了一层金屑,宛若一条金碧辉煌的上天之路。

  的确,在怀让看来,这不啻是通向上天之路的金光大道。

  不知是六祖的身体真的在熠熠放光,还是夕照余辉从侧面的映照,六祖的身体轮廓四周有一圈金色光晕,使他显得几许神秘、几许神圣;几分亲切,几分威仪;几多清凉,几多慈悲……

  “你从哪里来?”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因了是从禅宗第六代祖师口中说出来的,便充满了无限的禅机。

  怀让若有所感,若有所觉,若有所得,若有所悟,可是,却又无从下手,无法契入。

  他有几分羞涩,脸上隐隐泛起一层红潮。他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喃喃地说:“弟子怀让,从嵩山而来。”

  “什么样的一种东西来呢?”六祖怪怪地问道。

  怀让不禁汗如雨下——他胸中似乎有团东西,可就是不能痛快淋漓地一下子全都倒出来。他愧疚难当,深深垂下了头。

  六祖慈祥地拍拍他的肩:“你暂时留下来吧。”说完飘然而去,宽大的僧衣在风中摆动,仿佛要飞向那轮夕阳。

  怀让自言自语:“什么样的东西来了呢……”

  这天,一个生得矮胖、态度傲慢的年轻和尚,仰着头走进宝林寺的山门。

  这个和尚法号法达,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功德不小,故心怀我慢,他的禅杖震得地面咚咚作响,似乎是在告诉旁人,我来了,你们统统给我让开!

  已当了六祖书记员的法海,热情地迎上去,施礼问道:“和尚,请问你从何而来,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年轻僧人并没还礼,傲气十足地:“听说,你们弄了个不识字的流浪汉来冒充六祖。带我去看看,他的须弥山有多高!”

  法海并不动气,不骄不躁说道:“六祖识不识字,不是你说不识字就不识字,但六祖绝对不是冒充的。你若是愿意参见我师父,我可以先去通报。”

  年轻和尚不屑地哼了一声。

  法海来到方丈院,六祖正坐在树荫下的藤椅上与大师兄行思商量事情。

  法海刚对师父耳语了几句,年轻僧人禅杖捣地的声音已笃笃地传来,震得院里的空气也抖了起来。

  六祖与行思相视一笑,仿佛对这种行为司空见惯。

  廊沿下,婴行正在火炉上烧水。壶中水咕咕翻滚,热气四溢。

  行思指着水壶,别有意味地说:“煮茶之水,开到二分是为茶,开到十分则为汤。”

  婴行问:“那怎么办?”

  行思果断地说:“它热得过分了,你给它兜头浇一瓢凉水!”

  六祖说:“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他们说话时,年轻僧人早已走到跟前。见六祖等人对他视而不见,且言谈中有影射他的意思,他便重重将禅杖往地上捣了一下,想引起他们的注意。

  许是禅杖的震动,一片因病变而枯黄的树叶飘落在地。

  六祖捡起来,对着树叶感叹:“大好时光,你不好好生长,反而染病枯黄,可惜,可惜!”

  法海看了那个和尚一眼,说:“谁叫他自己招惹虫害呢,活该!”

  六祖一笑:“那么,法海你说,这一树的枝叶,有的欣欣向荣,有的枯黄萎缩,是向荣的好,还是枯萎的好?”

  法海笑道:“当然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树叶好。”

  六祖点点头说:“如是,如是,那就向荣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