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风流免费阅读无弹窗> 第424章 对策(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24章 对策(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沈烈目光幽幽,在冯保和张简修耳边徐徐道来:“如此看来,我等要动这贾冕十分不易,不过沈某倒是有个办法。”

  顿了顿。

  沈烈轻声道:“其一,我等当奏请陛下颁下旨意,从各地调粮平抑粮价,以解燃眉之急。”

  闻此言。

  冯张二人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对!”

  从各地调粮,这确实是当务之急。

  如今地震,旱灾一起来了,设立在通州一带的常平仓又烧了个干净,今年夏天的粮荒已成定局。

  若厂卫和内廷撒手不管,便只会苦了百姓。

  肥了奸商。

  更不能因为常平仓的被烧,影响了戚帅在密云大营的边军整训,以及宣大那边李如松,马林对鞑靼人的用兵。

  事关重大。

  拍了拍桌子。

  沈烈狠声道:“绝不能让这京城里的粮商沆瀣一气,趁着这场大火哄抬粮价,制造恐慌……”

  冯张二人又点点头。

  这一幕却显得十分嘲讽,读书人口中十恶不赦的厂卫内廷,却在为了飞涨的粮价操碎了心。

  而满口大道理的大人们却在发着国难财。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沉吟着。

  冯保先点头道:“去岁风调雨顺,天下大熟,湖广,山东,河南各地仓储中存粮充足,就近调粮入京应是轻而易举。”

  他赞赏的看着这个晚辈。

  说起来去年……

  沈烈出奇招,用几十万只鸡鸭鹅大军治理蝗灾,将草原来的蝗虫群牢牢阻止在京畿一线,让两淮,中原,山东免受蝗灾。

  到如今。

  各地开始反哺京城。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一旁。

  张简修却惴惴不安道:“可调粮进京这法子……只能解燃眉之急,非长久之计。”

  沈烈皱眉。

  又点了点头。

  想到了这京畿之地居住的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倘若大小粮商沆瀣一气,抱起团来……

  非要和朝廷作对又当如何?

  沈烈头大如斗。

  到此时。

  沈烈才明白当年张居正,冯保,李太后以及万历皇帝接收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从嘉靖中期开始,随着执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海禁制度崩坏,倭寇入侵导致民间纷乱四起,朝局失控。

  江浙,秦晋,苏,鲁,安徽……

  各地士林集团纷纷崛起,以大量资本入侵各行各业,开始鲸吞天下财富,以至于党争四起。

  从此大明进入了一个资本失控的疯狂年代,大明出现的可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大明……

  创造了资本主义!

  弄不好。

  最先创造资本主义和议会政体的荷兰人,以至于后来的犹太人,大不列颠儿,都是在与大明通商的过程中。

  偷学了大明的一整套制度!

  毕竟那些西洋列强的制度和大明,简直一毛一样啊!

  可是。

  沈烈在心中疑惑了起来,咱大明和后世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大英相比,到底差了点啥呢?

  咱大明的天子也不比大英女王差呀,咱明军名将如云,打的同时代的欧洲强国荷兰人,葡萄牙人,乃至于东瀛人哭爹喊娘。

  这战斗力也不比大英龙虾兵差呀。

  可为啥人家欧洲列强,从荷兰到西班牙,再到日不落,美利坚,霸权一个接一个的建立。

  咱大明却为何落到了亡国的地步?

  不应该呀。

  沈烈苦思冥想过后,那困惑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明,或许咱大明差了点无耻,差在了精英阶层的集体堕落……

  还差了个军情六处。

  又是一阵沉寂过后。

  冯保幽幽叹道:“势大不可制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