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风流免费阅读无弹窗> 第352章 考工记(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2章 考工记(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一听说重重有赏。

  工匠们眼睛便立刻亮了起来,点头如捣蒜,满口答应下来:“大人放心……不出十天半个月……这批短刀便可打造出来。”

  “刺。”

  沈烈笑着纠正道:“三棱刺。”

  工匠们似懂非懂,又赶忙赔笑:“哦……大人所言便是江湖上传说的峨眉分水刺么……明白,小人明白。”

  沈烈微微一笑。

  不再多言。

  你们说啥就是啥吧。

  于是乎。

  在烟熏火燎之中。

  工匠们又开始加班加点打造马车底盘,还有三棱刺,随着老榆木制作的底盘渐渐成型。

  沈烈不由得大开了一回眼界。

  对于一辆马车来说,底盘自然是重中之重,这个时代的马车底盘只突出了一个字。

  硬!

  制作底盘的老榆木出了名的硬,不但可以用来制作马车,还可以用来制作齐眉棍,长兵器的柄。

  毕竟马车这玩意要在路上跑,底盘不硬便随时会断裂,而因此带来的结果便是舒适性大幅度下降。

  可对于实用主义的华夏工匠来说,这个问题十分容易解决,古人想出来的办法是在屁股底下多加几个垫子。

  这办法……

  让沈烈欲言又止。

  不愧是大明人,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将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这确实是最简单最省钱的办法。

  可沈烈有些不太甘心,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造出来的四轮大马车,又不舒适又没什么技术上的进步。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沈烈便开始旁敲侧击:“就没有什么避震的办法么?”

  这一问。

  工匠们立刻道:“有啊,大人请看!”

  说话时。

  工匠们取来了一个零件,这零件是长方形,通体以青铜打造,整体形状类似于一只趴伏在地上的兔子。

  看着这奇怪的零件。

  沈烈茫然良久,才轻声问道:“这是个啥?”

  立刻便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便毕恭毕敬道:“大人容禀,这叫伏兔,这叫当兔,打从秦汉时就传下来的老物件了。”

  听着老匠人娓娓道来。

  沈烈心中恍然,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西安兵马俑,好像,似乎曾经见过出土的马车零部件。

  敢情这伏兔,这当兔就是马车减震器呀!

  原来马车减震器不是西洋人发明的,最早是先秦时代的华夏工匠发明的,这一惊让沈烈目瞪口呆。

  这形似图纸的马车减震器又领先了西洋人多少年,怎么也得有一千五六百年吧!

  “真的假的呀!”

  沈烈正有些狐疑时。

  老工匠拿出了一本皱巴巴的《考工记》。

  手抄本。

  然后信誓旦旦道:“大人请看,这书上说“加轸与樸”,这是轸,这是樸。樸,伏兔也。”。

  看着白纸黑字的《考工记》。

  沈烈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从未听说过世上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

  那么这本书又是什么时代的手工业著作呐。

  不知道。

  反正。

  这本书是记录在《周礼》中,随着《周礼》一起传下来的,《周礼》可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哎?”

  沈烈懵了好半天仍是目光呆滞,觉得自己好像又被滚滚天雷击中了,儒教经典里还有关于手工业技术的记载?

  没听说过呀!

  一阵哑然过后,看着这书,这老工匠,又看了看那马车底盘,沈烈幽幽的叹了口气。

  也便是说。

  这制作马车底盘的技术,从秦代以前发明出来之后就没变过了,一千五百多年以后还这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