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少年战歌> 第九十二章,进京朝见。(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二章,进京朝见。(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查登备相信,只要杨鹏一封奏章,管家就会把自己这个巡抚撤了。如果说沧州的文官抱团起来还能给杨鹏形成一点压力的话,查登备一个人是无论如何对抗不了杨鹏的。查登备脸色发白,陪笑着说道:“大将军息怒,息怒!”“这字据,不写也罢!不写也罢!”

  杨鹏和林青儿商量准备结婚的事情,杨鹏这段时间给朝廷也是搞累了,结婚就简单一下,先和杨彤结婚赵金喜在等一段时间,毕竟杨彤是诰命夫人。没有几天杨鹏就举办一个简单的婚礼,也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佘老太君,师傅,还有七部的尚书参加。

  查登备走了以后,杨鹏叫来韩金信,让韩金信开始调查这些官僚,尽量抓住他们的把柄。杨鹏让韩金信多花些银子无所谓,一定要搜集到这些官员枉法的证据。到时候有了证据,看这些官僚怎么和杨鹏斗。

  杨鹏布置妥当,便带着人马到沧州府去上任了。杨鹏先带着陈杰和二十多个吏员去县衙府,处理交接事宜。沧州府在沧州城城西,是一座陈旧的衙门,但占地颇大。宋人做官有不修衙门的传统,那沧州府也不知道多少年没修理了,状态不佳。大门是一个门楼,有三间房宽,中间开着一个大门,上面挂着沧州府的匾额。进门去是一个花岗石照壁,照壁上雕着飞云流水,只是有些残破。绕过照壁,便是大厅。那大厅五间九架,正是一、二品官员官厅的规格。大厅的屋脊上用瓦兽,梁栋斗拱檐椽装饰,青碧绘饰,虽然旧了,看上去依旧有些气势。

  整个沧州府有四进院子,前面的两进是办公区域,后面的第三进、第四进是家人居住的地方。杨鹏到了沧州府,便开始做交接。上一任兵马都监骆振被杨鹏干掉,被革职拿办后,沧州兵马都监一职就一直空悬,杨鹏的交接工作没有上家,交接单据上只有杨鹏一个续任者盖印。陈杰带着几十个吏员忙了两天,才把各项事宜全部交接完毕,杨鹏才算是正式接过了沧州兵马都监的职位,上任了。

  让人把沧州府打扫了一番,杨鹏把杨彤和师傅林青儿接到沧州府来。杨彤在天京新城住惯了新官厅,一见到沧州府那残破的建筑,就“呀”了一声,说道:“这沧州府怎么这么破的?我们以后都要住在这么破的房子里啦?”

  她一瘪嘴,把杨鹏看得心里一咯噔,生怕她突然就哭出来。这要是一哭,不知道又要哄多久。不过杨鹏此时心情不错,倒是没有哭出来,而是转口轻松地说道:“不过如今我是正一品诰命夫人了,是要懂得事理,便是破房子也要住下了!”

  杨鹏得到一品诰命夫人的册封后,十分高兴,一直得意到现在。如今她在兴头上,啥事都好商量,不会随意哭泣。杨鹏舒了口气,说道:“这宅子确实旧,估计要多养几只猫防鼠。”杨彤点了点头,走进了总兵府。

  杨鹏上任后,来沧州府拜访杨鹏的沧州各路官员,络绎不绝。如今杨鹏贵为骠骑大将军,龙图阁学士,特进荣禄大夫,又深得管家信任,势大权雄。沧州各路官员不管是哪一派的,都不敢得罪杨鹏,纷纷带上礼物来拜访。即便是视杨鹏为奸臣的清流,场面上的交际工作也不敢不做。不光是沧州副都监,各路分守都监,各营都统制,各地统制,就连和杨鹏没什么关系的沧州各州县知州、知县也都提着礼物来拜访,生怕杨鹏觉得他们轻慢。

  受沧州县管辖军事的定州府知府带着几十两的礼物上门,硬是在杨鹏的二堂里坐了一个时辰,东拉西扯。这些接待工作,把杨鹏忙得头晕眼花。好不容易接待完了访客,杨鹏才闲下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杨鹏找到查登备的侄子查云克,和他商量造船的事情。杨鹏现在身为沧州兵马都监,身上也有海防责任,自然是可以扬帆出海了。宋朝正是大航海时代,最赚钱的就是海洋贸易。且不说西方各国都是在这个时代称霸海洋开拓新大陆,打下世界霸权的基础,

  当然,作为一个统治者,杨鹏不可能还使用这个时代陈旧的风帆商船出海。依靠风帆的话,只能依赖季风航行,一年也只能往返一次,效率十分低下。特别是在东亚做贸易,从大宋到倭国,到南洋一两个月就到了,一两个月就回来了,剩下的时间都在岸上等季风。

  如果船只不依赖季风,一年可以跑五、六趟,甚至更多,这效率就是风帆商船的数倍。能够不依赖季风的船,当然就是轮船。杨鹏准备造几艘蒸汽机驱动的明轮船出海做贸易。蒸汽机杨鹏研究过,作为一个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知识的设计师,杨鹏当然研究过早期的蒸汽机。如今杨鹏有镗床有轴承,有制造者枪管的铁匠,打造蒸汽机出来难度不大。

  不过杨鹏先要把造船事宜操作好,否则造出蒸汽机没有船,不知道又要等多久。查云克和杨鹏有生意往来,和杨鹏的关系倒是比他叔叔好。杨鹏派人去叫他,他立即赶到了沧州府。进了沧州府,查云克拜倒在地,喊道:“查云克见过都监大人!”

  杨鹏扶起查云克,笑着问道:“今年生意如何?”查云克爬起来拍了拍衣服,说道:“两艘船上个月时候已经乘东北风往倭国去了,估计三个月后就会返航。船上多是生丝之类的货物,销路是老关系了,还行,就是价格有些卖不上价钱。”

  杨鹏好奇问道:“怎么卖不上价钱?”查云克嘘了一口气,忿忿说道:“官家为了收税,去年正月开了福建的海禁。结果福建一下子多了几十条船跑东洋贸易,运往倭国的生丝超过了倭国的需求,价格一路走低,我的生丝反而卖不上价钱了。”

  说来讽刺,查云克一个海贸商人,却对赵恒开放海禁愤愤不平。

  不过也好理解:查云克作为一个依仗权势的走私商人,做买卖靠的是权力上的垄断。官家为了收关税开海禁,就让查云克背后的权力不值钱了。没有了权力的垄断,他做买卖就赚不到超额的利润了。

  杨鹏看见查云克的样子,当真是觉得好笑。杨鹏咳嗽了一声,改变话题,说道:“查公子,我要造两艘大船,倒是要找你介绍造船匠人!”

  征召新兵的告示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沧州,新兵征召点就设在府衙门的旁边。每天都有不少年轻人前来应征,征召点前可谓是门庭若市。大家之所以如此踊跃,因为杨鹏给出的待遇要好于朝廷的惯例,这可比给人做小工或者当小厮的待遇要好多了,而且杨鹏还许诺,若是战伤致残,官府负责赡养后半生,若是阵亡,则照顾孤儿寡母。许多原本不愿意当兵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待遇,也都动心了。当然,对于杨鹏开出的待遇,许多读书人颇有微词,他们大概是认为,粗鲁的武人动了他们的蛋糕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