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犁汉> 第二百九十二章:佞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九十二章:佞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但祭孙到底是祭孙,他爱其师,但更爱这黄天大业。所以他克制住了怒火,加紧整饬所部。

  列人一战,让他看到了青州黄巾和汉军真正主力部队的差距,也让祭孙下大决心好好按泰山军模式来编伍军队。

  祭孙明白,无论是为自己恩师讨回公道,还是建黄天大业,都离不开手上这刀。

  之后,他就从张旦的东征军借调了四百人的作训队,专门教青州黄巾明旗帜,懂金鼓,甚至还选拔特壮也学泰山军那样编练大阵。

  但这些举动引来了青州军的另外渠帅的反对,他们隐晦的和祭孙表示,担心这样做,泰山军在青州黄巾的影响力太大了,终归不是好事。

  但祭孙直接问了三个问题:

  “不练兵,何以存身?”

  “不练兵,何以回乡?”

  “不练兵,何以光我黄天大业?”

  这三个问题,让张饶等人无言以对。是啊,他们现在在河北,面对精锐汉兵的刀锋,早已捉襟见肘,不练兵,不习阵,难道真的要在河北做个异乡鬼?

  两渠帅中,徐和与张冲在济南的时候就打过交道,原先徐和还打算邀请张冲与他一起出海去辽东劫掠,但张冲因为被泰山附近的豪强联攻而错过了。

  所以徐和对练兵一事并不反对。

  但张饶就不同了,之前因为他和唐周的关系,他和张冲的关系是比较僵硬的,所以原先张饶也顾虑到这个心结,才反对。

  但张饶又不是一个自私的人,之前他带着一万家乡子弟北上过河,损兵折将,就已经自觉愧对家乡父老了。这要是再因为他的个人恩怨,再让子弟涉险,他真的如何也接受不了。

  就这样,三渠帅都同意,青州黄巾的大练兵正式开始了。

  青州黄巾本来兵源素质就高,反抗意识也强。之前之所以屡败于汉军之手,就是缺乏战阵技艺。

  现在,有东征军的四百作训队编伍战阵,又有东征军带来的敖仓粟,精兵足食,青州黄巾战力突飞勐进。

  而且因为东征军大多数人都是泰山、济南人,和青州黄巾算同根同源,口音相似、习俗相似,所以融入也特别快。

  所以,当邺城张冲的信使,带着书信到达列人城,邀青州诸将共伐河北汉军。

  而祭孙也不负所望,只带信兵给张冲带去一句话:

  “大雪融化时,必与弟共猎赤龙,不负黄天不负师。”

  ……

  如果说,青州黄巾的联盟是出奇的顺利,那与河北总道的结盟就一波三折。

  说起来,当日张冲在荥阳时,也确实是张角主动邀请张冲率军北上共击汉军的。而现在泰山军真的来了,还派了谒者带着会攻信赶来了广宗,但却发现不对味了。

  代表泰山军来广宗的是董昭。其人自请作为使臣联络河北黄巾一起出兵,与邺城的泰山军,列人的青州军一起,从南、东、北三面夹击卢植部。

  本来事情是很顺利的,主持庶务的地公将军张宝,冒着雪出城迎接董昭等泰山军信使。

  以其之尊,这样做,可谓屈尊降贵了。

  但很快董昭就发现了不对。他们自入城后,被安排在了广宗的驿馆,虽然酒肉不缺,更有薪柴取暖,但就是见不到大贤良师。

  问交结的黄巾军道使,但每次都说已经上报了,静等时日。这还没完,董昭的副使钟演,悄声说自己等人已经被河北黄巾给监视了。

  果不其然,董昭上楼,观楼下街上,不时就有行人往来。这都下雪,谁会出门?

  于是,董昭喊来护将史阿,令其悄悄抓个人来盘问。

  史阿自向吕翔、吕旷二人投军后,还展示出一出空手夺白刃的巅峰技艺,很快就在军中有了名气。

  之后飞军大将蒙沮重组飞军,闻得这史阿有这般胆气和技艺,顿时觉得此人是难得的哨骑人才,所以直接向吕翔、吕旷要了人。

  还是那句话,蒙沮既是军中元老,从各军选拔精兵重组飞军也是渠帅点头同意的,所以吕氏兄弟再不愿,也只能放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