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阳光下的平阳府> 第十四章 邓兆恒壮志出京师 西行路夜(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四章 邓兆恒壮志出京师 西行路夜(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岳丈也说:为官者,当尊朝廷召唤,我朝一百五十九府,一十八州官吏都把家眷放在京城成何体统。

  如此一说也就心明如镜,自己不带随从,夫人带了两个使得惯的丫鬟,考虑到夫人习惯京城的饮食,又带了厨子。

  轻车简从,不慌不忙,出京城往居庸关方向,白天赶路,晚间住驿站。

  丈人岳母实在放心不下女儿,且见所带实在有些简陋,哪像个新任知府的样子,便将府内的四个带刀家仆押一辆车,装着几十匹杭缎,半日后便追了上来。

  邓兆恒一看来的四个人分别是赵宏、王德、高力和许化民,都是丈人极信任的家仆,与夫人平日也相熟,对夫人道:“我们这是将府中的老本儿都带上了。”

  夫人一想要与父母分别数年,心里不舍得,眼泪不断。

  待一出京师,初春时节,京城北臂膀一样的山峦层层叠叠,将尚料峭的北风挡着。

  山南则在春日的照耀下早早暖了起来,田野里分散着农夫和耕牛,山前的杏花也已泛起了片片粉白,总也不出城,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丈人还让赵宏捎来一封信,嘱咐若遇沿途官员款待,知县以下就罢了,若那州府同级的,还有宣府、大同的主官,若有逗留必是要赠人家几匹杭缎。

  拜见布政司史、按察史、指挥史各家都是不能少的,并转达恩师和岳丈两位侍郎的问候。

  礼虽轻,却是北方官员家眷们的稀罕之物,每一地非不得已不作第二日停留。

  邓知府当年进京走的是由陕西入河南府再向北进京的路线。

  此次却是出京奔八达岭,当恩师姚忠书告知自己即将到平阳府赴任,从最初将此次任期看作仕途的一个台阶,到感觉到肩上的份量之重。

  他在地图前彻夜徘徊,思绪万千。

  他要尽一切努力拼一回,如果不牵连他的家人,哪怕以命相搏也在所不惜,如果自己是珠玉,那就镶嵌在大明这座宫殿的最耀眼处;如果是块砖,那就铺在最承重的柱下,为了大明天下,也为了他自己。

  他要借这次赴任走一走英宗皇帝兵败的路,到宣府实地去看看。

  赶到居庸关脚下天色还早,却无论如何是翻不过八达岭了。

  考虑到夫人初次离家长途跋涉,邓知府决定当晚宿于关前军营的茶坊。

  这里本来是当地驻军所属,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充当起了官府的临时驿站。

  夫人坐了大半天车不得曲伸腰腿,加上路上有些颠簸,早已忍耐不得,下了车两位丫鬟搀着进了房里。

  晚上邓知府对夫人说:“你若坐得耐不住时不妨掀开车帘看看沿途风景,这荒山野岭也没有什么人看见,随你如何抛头露脸。”

  夫人说:“看倒是帘子缝隙里能看得到,只是坐得腰也酸腿也麻,难以忍受。”

  邓知府道:“你若坐得累了,就躺下,反正车里枕头被褥都是厚的。”

  夫人问:“车里也可以睡吗?”

  邓知府诧异道:“怎得就不能睡了,怪不得你累得走不得路,原来你坐着忍了一天。”

  两人觉得好笑,夫人说:“我又没出过远门,更没坐过这么远的车,除了在家和衙门的会馆里,从未在荒郊野外睡过。”

  邓知府叹口气道:“路还远着呢,你慢慢熬着吧,好歹路上别着了风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