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将门枭虎>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我变成强国了(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我变成强国了(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是的。

  干劲。

  这是楚国与汉国最大的不同。

  无论章武皇帝、熊无我如何励精图治,强国富民,都是在走一个华夏王朝的轮回。

  开国、中兴、灭国。

  如果章武皇帝真的灭亡汉朝,统一华夏。

  他就是中兴之主,楚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但之后会迅速走向保守。

  汉朝不一样。

  接受了吴年思想的汉朝,上至王公大臣,下到读书人、武夫,都有强烈的开拓精神。

  齐王在西,西图中亚,兵锋直指欧洲,已经开始与斯拉夫人交战。

  太子在东。汉朝在内部实行各种基础建设,对外鼓励航海、开拓。

  扶桑、高句丽、山东之间的海上贸易的交易量,相较于以前,翻了何止十倍。

  按照吴年给的地图,也有一些胆大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人,试图沿着亚洲海岸北上,探索阿拉斯加。

  但因为造船技术的问题,加上北方还是斯拉夫人的领地,是滴水成冰的地方,困难重重。

  总而言之。

  吴年赋予了汉人开拓精神。

  中原的这些官员,汉朝的封疆大吏们,都在努力做事,而不是墨守成规。

  玻璃大棚的普及,水利灌溉系统的维护,强化,各巡抚可以自行做主。

  但是水泥大路、铁路的建设,则需要各巡抚商量着办。

  还得由铁路部、朝廷工部的人一起帮忙。

  怎么规划路线,怎么对接各省铁路,地理勘探,开山、修桥等等。

  现在铁路的当务之急,是冲破黄河的枷锁,连接河北与中原。

  黄河这条母亲河,给中原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但也犹如一把神斧,把华夏大地砍成了两半。

  河北的铁路建设,目前主要还是三条线。

  以都城为中心,向北到达辽东。

  以都城为中心,向西到达田宁。

  以都城为中心,向南到达天津。

  其他的小铁路,都汇入到这三条线之中。

  朝廷的铁路部,衙门日益庞大。

  吴年平定了中原之后,朝廷就派遣了铁路部的官员、工部官员,勘测地形,沿着黄河,寻找地点,构架一座大桥。

  上午。

  黄河一段水域。北岸上。大量的铁路部官员与工部官员,以及技术人员,站在黄河边上,南望中原。

  为首的铁路部官员,名叫章宣,国子监出身,今年三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为首的工部官员,名叫陈东,辽东出身,早年从军,后来受伤退伍,进入工部。

  章宣看着脚下的黄河,抬头看了看前方河面上,乘坐小船捕鱼的渔夫,说道:“这座大桥不好建啊。”

  “是啊。”陈东叹了一口气,点头说道。

  在黄河上建造桥梁,这并不困难。华夏的浮桥建造技术,非常厉害。

  但要想建造长久使用的,可以行驶铁路的水泥桥,那就困难重重了。

  虽然随着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建造桥梁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但黄河太宽了。

  而且,黄河的水位正在下降。

  二人低头看着黄河水,脸上的表情很是奇特。

  有忧愁,有喜色。

  黄河水啊。

  自从天子在黄河上游的陕西、山西开展黄河治理工作后,黄河水就一年比一年清澈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