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将门枭虎>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大汉天子神仙化(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大汉天子神仙化(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陈定为甘肃总督,总揽甘肃大权。

  五虎为守备大将,统筹甘肃兵马。

  大汉天子亲自坐镇兰州城,八万户马步军驻守城内外,饮黄河水。

  兰州城的戒严,很快取消。百姓们得以出门谋生,主要是帮官府做工。

  甘肃一战,虽然时间很短,但几乎摧毁了兰州城的商业。现在突厥断丝绸之路,商业不通。

  许多百姓没有生计,恰巧官府招募民壮,修建道路,还给钱给饭吃。百姓们欢呼雀跃,成群结队的参加甘肃的大建设。

  以兰州为中心,道路似蜘蛛网一般,向外扩散,与陕西相连。

  水泥还没运来,暂时是夯土路,算是水泥路的路基。等水泥运到,就可以铺设水泥路了。

  朝廷还准备在甘肃建造水泥厂,就地生产,就地使用。

  随着时间过去,甘肃的商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吐蕃国的商路还是通畅的。

  而且自河北运送来许多的商品,到了甘肃之后,都成为了紧俏商品。

  再则。天子坐镇兰州城,天子行辕的吃穿用度,还有八个万户马步军战兵的消费。

  市场巨大。

  甘肃想不繁荣起来也难。

  而且今年与去年不同,大汉朝风调雨顺。东到扶桑,北至三汉,西方甘肃,粮食全面大丰收。

  甘肃产粮不多。吴年干脆下令免了今年甘肃粮税,还让官府出钱,收购粮食,既稳定粮食价格,也作为西征的储备。

  西边的玉门关,被加宽加固,建造出了一座座的粮仓。官府的粮食,一辆一辆的运送往玉门关储藏起来。

  百姓高价卖粮,手中有钱,也敢花销。进一步的促进了商业繁荣。

  整个大汉朝。

  国富刑清,号令严明,整个国家散发着强盛的气息。

  社会非常的稳定。

  就像吴年之前说的一样。区区韩老成哪怕是能收敛人心,也只是小恩小惠而已。

  大汉朝太大了,国力太强。当大汉朝施仁政,施德政的时候,效果是拔群的。

  秋收之后,甘肃的百姓就没有几个人记得韩老成是谁了。

  说的凄凉点,韩老成的尸骨未寒。

  汉朝太强了。

  强的可以扫平一切。

  甘肃这个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在秋冬的时候,十分寒冷。按照甘肃人的固有思维,这个时候就是老婆热炕头的时候了。

  能干的活少,吃用储备的食物,每天烤火取暖生孩子就行了。

  但是大汉朝又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与别的地方一样,吴年在甘肃圈了一些地作为皇庄,建造出了玻璃大棚,种植新鲜的蔬菜。

  不过甘肃这新鲜蔬菜,吴年不是用来卖的。除了自己以及行辕近臣吃用之外,全部供给战兵。

  汉军的伙食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战兵撇开肚皮吃,主粮管够,肉蛋顿顿有,冬天还有蔬菜。

  可把一些本地汉子看的馋,恨不得立刻从军,为大汉天子效命。

  没办法。

  甘肃这个地方确实是穷山僻壤,百姓过惯了苦日子。很多百姓一辈子吃的肉,可能没有汉军一年,甚至一月多。

  更别说冬天还有蔬菜吃了。

  只可惜现在汉军足用了,吴年没有扩充军队的打算。

  百姓只能扼腕叹息。

  总而言之,随着时间过去。甘肃人就把韩老成抛之脑后了,心安理得的加入了大汉朝。

  也可以昂首挺胸的大声说自己是汉人。

  与此同时,大汉天子与大汉齐王在玉门关外,击破突厥十万的战绩,也传遍了整个甘肃。

  把大汉天子的威望,推到了新的高峰。

  凉州府。

  一片土地肥沃的良田上,立着一座庄子。正是吴年圈的皇庄。

  皇庄内的玻璃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绿嫩的蔬菜,与现在寒风呼啸的季节,充满了违和感。

  负责这座皇庄的官吏叫林秋生,顾名思义,秋天生的。

  他今年四十五岁,看起来五十多了,但身子骨还算健朗。十六岁成亲,十七岁做父亲,生三男三女。

  三个儿子全部长大成人,也娶媳妇,生下孙子。

  子孙满堂。

  林秋生每日的工作,就是督促庄丁除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