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13章 游刃有余(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章 游刃有余(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ddxsku
  bxwxx,最快更新重生之我全都要最新章节!

  对大多数高考生而言,查分的日子都是激动人心的,充满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对顾辙而言,查分日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也不存在悬念。

  这种淡定情绪似乎还会传染,以至于顾辙身边走得比较近的那群同学,也只是在刚刚查询的时候小紧张了一下。

  然后大家发现估分都挺准,就把这事儿暂时抛诸脑后,继续该干啥干啥,耐心等待再一周后的真正决定性时刻——也就是第一批录取结果的公布。

  谁让02年的高考录取工作还那么磨人呢。估分,填志愿,出分,出录取线,要折磨四次,到最后神经都变大条了。

  好在已经熬过三道,只剩最后一道。

  随后几天里,因为顾辙已经把证券拉新业务的局布好了,所以他也没太多事业上的活要忙。

  每天就分出一点精力处理一下突发事件、给大伙儿稳定信心、凝聚团队即可。

  最多再盯着点刘凯那边写爬虫脚本的进度,帮忙测试一下、提点微调需求。

  剩下一大半的时间,他都可以再申请用一下学校里的化学实验室,为正式被录取后、竞争竺可桢学院特长生的考核,再临阵磨枪一下。

  反正之前的手续都还有效,至于安全检查和做实验室台账的工具人,随便拉两个就是了。

  事到如今,顾辙在班上那些同档成绩的同学之间,已经颇有号召力了。拉来的工具人基本不会多事,都是顾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毕竟,能安安稳稳带着大家找到暑期实习工作、还赚到点小钱、积攒点社会经验。这样的同学,怎么可能不受大家信任呢。

  做实验的同时,顾辙偶尔也会受到启发,回忆起一些与实验仪器相关的小技术创新,那就顺手再写几个专利文件——

  当然,这次他不急于立刻去申请,而是先捂在手上。反正保密工作做得不错,他的公司没开起来之前,这些专利也不方便往外卖。

  这种“纯粹把数量刷上去、而不考虑专利的实际商业价值”的事情,对于前世当过多年专利律师的人而言,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说别的,就说顾辙三个星期前盯上的“鸡汤滤油勺”,他就可以在最初申请的基础型之上,再刷至少两个改进型。

  而且绝对合法、也是受国家法律鼓励的,不算恶意刷数量。

  比如,原始版的汤勺、进汤口和出汤口高度是齐平的吧?

  所以实际使用的时候,舀好汤之后会发现如果直接往汤碗里倒,那就只有进汤口一侧的油能滤掉,而出汤口的油还是会混进去。

  要解决其实也很简单,把出汤口做得比进汤口矮一截,就跟烧水壶一样,这样出汤口的液面会自然被逼出去一部分——

  但别管多简单,只要说明书组织得好,证明这种改良“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不属于显而易见的联想”或者是“有技术偏见需要克服”,就能重新申请一次专利。

  只不过不可能是发明,只能是实用新型,卖的时候也卖不上价。最多加个万儿八千、跟初始版打包卖。

  如果嫌“高低口”不便于生产加工,那还可以再改良成斜口,不就“三刷”了。

  而且这种程度的微创新绝对不算奇葩。但凡接触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真题的,都知道连外卖小哥的冷藏配送箱,只要把干冰包翻盖拉链搭扣样子改改,能证明“改良后确实提升了蓄冷效果”,那就是一个新专利。

  顾辙如今顺手搞点操作,也不是为了将来额外赚那几万块。他只是想趁机攒点资历,证明自己的嗅觉——

  这样将来开了科技咨询公司,去跟那些大牛科学家谈合作,才能让对方相信:顾辙能“充分让他们的利益在法律上最大化、让发明人把他应得的好处尽量吃干抹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