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末逐鹿天下> 第136章 黄帝纪年 准备典礼(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6章 黄帝纪年 准备典礼(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苏河在凌云殿,他与官员们讨论称王大典前的一些准备。

  他已经决定,称王大典在九月九日举行,距离现在没有多少天了。

  他召集所有官员和百姓代表,商议称王前的各项事务。

  苏河坐在主位,对着前方的众人说道:

  “我已经决定,九月九日举行称王大典,正式对外称王,树立起我们的旗号。

  名不正则言不顺。

  确立名号,我们要与大明朝,正式争夺天下。”

  苏河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站起身,热烈的鼓起掌。

  正式称王,又占据一省两府之地,在场的所有人,就能摆脱反贼的称呼。

  对于人的心理影响,还有科举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比没称王之前都要强很多。

  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影响就这么大。

  苏河当然会顺应民意,正式选择称王。

  之前地盘太小,称王就是沐猴而冠。

  其他势力只把他们当成小毛贼,称王也没有震撼性。

  现在地盘足够,已经成为一方诸侯,能正式逐鹿中原。

  “大家商议一下,我应该选择称什么王。”

  苏河向大家咨询,他心中已经有了几种选择。

  教育部侍郎张祐枫站起身说道:“苏统领,自古以来,称王都是依据地名,或是分封的王名。

  我们占据汉中,在汉水流域。

  我建议称汉王,各个朝代皆已弱亡,唯大汉以强亡。

  汉人这个称呼,也一直流传至今。

  您称汉王,非常合适。”

  太常寺卿宋康年,在张祐枫说完,他站起身说道:“关于我们。

  左传中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我们这片大地,又被称呼为华夏。

  王朝至夏朝而始,也应到华朝而终。

  我认为您应该称华王。”

  王仲策站起身,提出他的意见。

  “苏统领,王朝名我们要慎重考虑。

  称什么王,这需要选择一个耳熟能详,又与您性格合适的王。

  我们以三秦之地逐鹿中原,我觉得称秦王合适。”

  其他人觉得其他选择,没有这三个选择好,都没再提出意见,讨论这三个王名。

  苏河觉得这三个都合适,现在称什么王,等到真正统一天下,不意味着王朝的名字与王名相同。

  朱元璋占据吴地,称吴王统一天下立大明。

  苏河自己更偏向于秦王,他非常崇拜秦始皇。

  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就没有华夏大地。

  也没有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状况。

  华夏大地,将是几个小国合纵连横战乱不休。

  欧洲那里,就是没有出现秦始皇这种千古一帝,到现在都是多个国家分立。

  各个国家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语言,没有可能再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让华夏大地都用一种文字。

  陕西人和广东人,基本没办法用语言正常交流,但可以用文字互相交流。

  方言再多,也不影响互相交流,才具有分分合合的可能。

  其他官员和百姓的讨论这几个王名,秦王一直占据主流。

  苏河看到这个结果,他笑着说道:“那我就听取大家的意见,正式称秦王。”

  凌云殿内顿时一静,所有人鞠躬向苏河行礼,道:“拜见秦王殿下。”

  “众位爱卿平身,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教育部侍郎张祐枫发言道:“秦王殿下,我觉得应该先确定年号。

  您称王之后,要使用自己的年号。

  年号通常是皇帝行使的权力,但我们情况特殊。

  您称王之后,还使用崇祯年号,这有些不太合适。

  别人一问现在的纪年,说崇祯四年。

  就好像我们还在大明治下,用着崇祯的年号。”

  工部尚书张德志起身赞同道:“我觉得张祐枫侍郎说的很好,秦王殿下还没有称帝,但也应该准备年号。

  哪怕不准备年号,那也不能用崇祯的年号。

  今年的纪年是秦王一年这种,这属于先秦时期的礼制。

  那时诸侯王都没有年号,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种都是谥号,死后才封。

  当时都是秦王几几年,现在秦王殿下也可以这样使用。”

  苏河听到他们讨论年号,他笑了起来。

  “关于纪年这个事,我早有准备,并连时间也进行一些修改。”

  “田家鹏,你过来给大家讲解黄帝纪年和时间变化。”

  苏河准备称王之前,就想到纪年这个事情。

  他认为现在使用年号纪年太混乱,用年号纪年。

  这在小农时代,社会变革非常缓慢。

  大明洪武年间和崇祯年间,整个社会几乎没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依然是小农经济,经济结构不发生变化,社会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苏河却知道,一旦开启工业化。

  工业导致社会的变革,那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

  再用年号纪年,就非常不合适。

  苏河准备采用统一的纪年方法。

  他在黄帝纪年和始皇纪年两种选择里,选择了黄帝纪年。

  祖庙宣传炎黄信仰,黄帝又是华夏所有人的祖先。

  黄帝正式成为华夏共主,也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人不能忘本。

  田家鹏打开一份资料,他向众人讲解。

  “我根据秦王殿下的安排,开始计算黄帝成为华夏共主,到现在的时间。

  现在是黄帝纪年4328年,为了方便大家记忆。

  黄帝纪年4328年简称开元4328年。

  严肃的历史文献和重大场合使用开元4328年。

  一般情况下会直接称呼为4328年。

  我们华夏文明,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田家鹏介绍完,所有官员和百姓代表都没有反对。

  他们能接受黄帝纪年,这样的统一安排,也让记载时间更加简便。

  不需要换一个君主,就要重新计算时间。

  田家鹏继续讲道:“秦王殿下为了让时间更精确,他决定把每一个时辰,划分成两个小时。

  每一个小时六十分钟,每分钟六十秒。

  我们会推出新的日冕和计时沙漏。”

  苏河确定更精确的时间,主要是为了工业发展。

  炼铁和化学反应,都需要记录精确的反应时间。

  以前那种几柱香、几息的叫法,没有固定时间,完全凭经验和赢的感觉。

  这导致工匠的经验,只能亲自教授给他的徒弟,没有办法通过文字记载后推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