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瀚海唐儿归> 第4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凉州,慕容信长刚刚回到家,就看见了一个他十分熟悉的人。

  虽然脸颊标志性的长髯已经消失,但那微微眯着眼睛的习惯和魁梧的身材,还是那么的显眼。

  此人赫然就是当初张昭进入关中平乱时,站在时任华州镇国军节度使赵匡赞身后,那位神似关二爷的武将。

  永乐公主放下一杯茶,就施施然的走出去了,连一点好脸色都没给慕容信长。

  自从慕容信长带回了高昌庭州都督仆固逻的一对姐妹花以后,永乐公主就跟慕容信长闹脾气好几个月了。

  不过,这也实际上只是永乐公主手段而已。

  对她这种身份的正妻来说,不用这种方式表达下自己的不满,震慑下丈夫,那以后家里就有的热闹了。

  而且对于能否同意丈夫妾室进门,本来就是正妻最重要的权力,必须要维护。

  不过,永乐公主还是知道轻重的,有些事情,可以耍下小脾气,但有些事情必须要谨慎对待。

  比如现在,就是不能耍小脾气的时候。

  因为张昭明面上是靠张烈成的锦衣使者收集各方情报。

  但在关于石重贵以及后晋朝廷动向方面,张昭最倚仗的可靠来源,恰恰是永乐公主。

  因为石敬瑭的正妻李太后,就是永乐公主的三姐。

  后唐明宗李嗣源更是生了十五个女儿之多,能长大成人的有十二个,各个都嫁入了中原的实力派之家。

  依靠这条线,慕容信长与永乐公主为张昭建立了最为可靠的一条情报网。

  石重贵名义上的母亲李太后,亲自把关于石重贵以及后晋朝廷的消息传递给张昭,没什么比这个更加准确的了。

  “仆赵仙,拜见十五阿郎!”

  赵仙辅左的赵匡赞,其母亲是李嗣源的十三女燕国公主,慕容信长则娶了第十五女永乐公主。

  此时有称姑爷为阿郎的习俗,所以赵匡赞以及身边人,一直是用十五阿郎称呼慕容信长的。

  “仙翁乃是长者,切勿多礼,美哥儿在辽国可还好?听闻十三姐病逝于幽州,不知道他该有多伤心。”

  赵匡赞小名赵美,慕容信长是他的十五姨夫,所以可以称一声美哥儿。

  赵仙已经快五十岁了,还是在赵德均、赵延寿父子出奔契丹以后,一直照顾赵匡赞的忠仆。

  地位跟张昭身边的老张忠差不多,是不能以仆人视之的。

  “大郎君还好,就是日夜思念着想要回来中原。唉!”

  说到这赵仙长叹了一口气,“主上鬼迷心窍,竟然把契丹主视为君父,大郎君无计可施,所以差遣仆来十五阿郎处问计。”

  听到赵仙如此说,慕容信长也是眼中冒火。

  因为早在去年,他就以连襟的身份,去信赵匡赞的父亲赵延寿,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

  结果赵延寿连信都没回,此后还连续跟随契丹人南下。

  怒火顿生过后,慕容信长顿时就明白,赵匡赞跑派赵仙千里迢迢来河西,定然是有些不同寻常的。

  因为从赵仙毫不客气的说赵延寿鬼迷心窍,就能看得出来,身在幽州的赵家和原卢龙军兵将,一定发生了分裂。

  “仙翁此来,可是要面见天王?”慕容信长干脆也不问是什么事情,直接往张昭那里引。

  “正要面见天王,大郎君常对仆言,天下间唯有天王是真人主。

  我赵氏卢龙军四百健儿不愿做契丹人奴仆,还请十五阿郎帮忙美言几句,求天王收留我等。”

  赵仙还是很会做人的,慕容信长不问他来是干什么,那是有理数知分寸,但他可不能捏着不说。

  慕容信长满意的点了点头,赵匡赞可是不错的儿郎,能为大义与父亲决裂,还能带几百人从契丹南归,显然是既有能力也有抱负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