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瀚海唐儿归> 第335章 张司空巧使连环计(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35章 张司空巧使连环计(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冷兵器时期战场的指挥,远比后世热兵器时代困难。

  这种困难不是说复杂,要论复杂,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革新,肯定是兵种和武器越分越细,越来越复杂的。

  这里说的难,主要是指命令从高级军官传递到具体作战单位上非常难。

  在这个通讯靠吼的时代,传递命令只能依靠传令兵。

  而哪怕就是一个万人的军阵,想要在短时间内准确将命令传递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这需要非常高效,能充分理解主帅作战意图的传令兵。

  而且命令不可能直接由主帅传到最基础的作战单位上,只能是一级一级的往下传,又还需要大量拥有很高素质的中下级军官,从而保证命令传下去的时候,不会过时和被错误理解。

  但这又增加了传令的难度,因为封建军队的执行力往往非常不到位,基层军官会处于畏惧等其他原因出现拖延。

  说白了古代战场上指挥的最大指挥问题,就是传递军令的时效性与基层的执行力。

  所以古代的强军军律总是异常严苛,什么七禁令五十四斩等等,方方面面都规定到了。

  有些地方比后世的规定都严格,比之古代其他国家和种族,更是远远超过。

  当然,制定军律的人肯定知道,严苛的军律在手下文盲士兵和文盲中低级军官那里很难得到执行,他们根本记记不住,甚至听懂都难。

  所以这些严苛的军律主要不是用来执行的,而是要让军律起到一个PUA作用和条件反射。

  让基层军官士兵畏惧军律胜过畏惧死亡,从而在战场上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做到如臂指使。

  后世人经常戏称中华文化圈的国家为东亚怪物房,军队战斗力爆棚,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严格军律的传统。

  哪怕是草原上的突厥、匈奴乃至蒙古人通过和中原王朝的学习和交流,都非常注重军律。

  这些军队在强大的时刻,能用军律组成一个高效的作战体系,对于那些散漫的中亚、欧洲军队,自然会形成碾压式的打击。

  这也是火器大规模出现以前,一支由军帅率领,或者是主帅亲信悍将率领的小股部队往往能改变战局的原因。

  除了他们装备好、训练好以外,更大原因是他们的执行力好,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战场上的突破口,从而坚决执行。

  总体来说,除开极少量,比如岳爷爷的岳家军那种铁军以外,冷兵器时代大部分的战斗,十万人中,核心战力不会超过两万人。

  其余都可以看做比啦啦队强一点的存在,用处是提高士气,打扫战场,占据地盘,参与追击等,核心决战时是没多大用处的。

  而等这两万人核心,损失三四成到一半崩溃之后,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这也是冷兵器时代,军队一般只能承受百分之十左右的损失的原因。

  因为得到了最大利益,愿意为这些利益而战的腹心部队,只有那么一点,而且你还不能想扩大这些精锐就扩大。

  精锐的士卒,是要用大量的资源来养的,封建时代生产力就那样,产出的财富,决定了核心士卒兵将的人数上限。

  张昭的手下这支从奉天军成长起来的归义军,之所以在河西、安西战斗力非常强悍。

  除了张昭开的一点点金手指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几千人,是张昭倾尽所有养起来的,他们的一切都跟张昭深度绑定。

  在安西、河西时期,他们吃了于阗金国表面利益的六成以上,李圣天的宫卫军都在给奉天军打下手。

  于阗出产的六成以上,都转化为粮食、骡马等其他物资,供给给了奉天军。

  回来之后也一样,张昭从河西僧团中弄来的财货,在凉州开垦的良田,兰州没收的沙陀李氏部落和金城王氏等的财货田土,都是为了养着归义军这几千人。

  这也是他需要不停征战的原因,要用更多的财货和田土,扩大归义军的核心人数,来养活他们。

  所以马跑泉村外的这场战斗,贺川必须要等他的牙兵披甲完毕。

  因为他们才是整个乱军的核心战斗力,同时在牙兵披甲的时候,吴防御使也必须要率亲卫顶上去。

  不然的话,呵呵!抢掠财货小娘的时候,牙兵们吃饱了才给其他兵丁一点汤水,这会要恶战了,还让其他兵丁顶上去,那就是坏了规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