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白釉绿彩(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白釉绿彩(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当然,除了以上那些工艺之外,还有其他工艺。

  比如,在器物上先施一层白釉作为地釉,在白釉上加施一层较薄的含有氧化铜的绿色彩釉,在氧化气氛中高温一次烧成。

  这类绿釉器物,过去一向不太被人们认识。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北方地区的许多窑场,都发现了晚唐到北宋时期的所谓“白釉绿彩”器物。

  从此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宋代的瓷器,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代的彩釉瓷器不多,一般都是单色釉,像是青瓷、白瓷。

  最多也就是有一些绿釉、黑釉、酱釉瓷器。

  这时,陈文哲突然意识到,之前他在南越做绿釉瓷器的时候,好像没有收尾。

  就比如说北宋的白釉绿彩瓷器,他好像就没有做。

  或者说做到这里的时候,他分心了,被其他瓷器吸引,转向了别的瓷器。

  现在他正好闲着没事,自然就想要找点事情做。

  所以,他就从低温釉开始,如果可以,他想要把宋代五大名窑,全部复烧出来。

  复烧五大名窑可不容易,但是从低温釉开始,先烧制一些绿釉瓷器却不难。

  所谓“白釉绿彩”器物,其制作方法与上述的工艺流程是一致的。

  只是大部分器物上的绿彩,仅仅作为纹饰在局部地区小面积使用。

  如发掘磁州窑遗址中,从最早期地层中出土的白釉绿彩香炉和瓶、罐等器物,仅在沿面和器腹装饰一些绿色的彩斑。

  但在西陕铜川耀州窑早期的地层中,和湖沙窑都发现较多的白釉绿彩瓷器。

  而且有些器物装饰的绿彩斑面积很大,覆盖了器物表面的大部,这些器物都是高温一次烧成的。

  由此可见,在白釉上施绿彩一次烧成,在工艺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至于烧成温度是多少,是否比一般的白釉瓷器要低一些,现在由于没有很好的测试数据,还不得而知。

  最好的例证,是近年来在印尼亚外海,勿里洞岛打捞出水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中的瓷器。

  从这条沉船中发现了,带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纪年的瓷器。

  这条船沉没的年代,大致不会晚于这个年代太多。

  黑石号中出水了6万余件瓷器,其中有数百件北方地区生产的白釉绿彩瓷器。

  这些瓷器上多有大面积的绿色彩斑,晕散流淌,覆盖了大部分器表。

  当器表的绿釉充分多的时候,绿色覆盖了整个器表,就成了绿釉瓷器了。

  弯弯私人收藏的一件,被认为是南河巩义窑产品的绿釉瓶,其上部可以称为绿釉器物,但腹部还可看出绿彩斑的施用方式。

  这件器物是繁密的绿彩斑,变为绿釉器物的一个很好例证。

  这类绿釉器物的特点,是绿色相对浅澹鲜亮。

  在几种绿釉器物中,色彩最为清丽明艳。

  但绿色明显存在斑驳不匀的现象,而且总体上也有较稀薄的特征。

  目前这类绿釉器物主要发现在晚唐时期,但磁州窑和南河中西部地区一些窑场。

  如新密西关窑、鹤壁集窑等生产的白釉绿彩瓷器,在北宋初期曾大为流行,并一直延续生产到北宋后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