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黄瓷殿器(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黄瓷殿器(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从大量传世品看,弘治朝的黄釉瓷釉色几近无差,说明当时黄釉瓷的烧制工艺已相当成熟。

  现在陈文哲彷烧黄釉瓷,自然首推弘治黄釉瓷,其次就是永宣、成化时期的黄釉瓷,最后才是清三代的黄釉瓷。

  明弘治朝“浇黄”单色釉,瓷器中的国宝,这样的瓷器肯定要彷的到位。

  只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黄釉瓷器烧造技术,在明弘治朝非常的娴熟,呈色稳定。

  任何“浇黄”釉瓷器,色差都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点更为难得,说明这一时期的工匠,对于控制窑温,或者说黄釉生成的温度,已经把握的十分精准。

  黄釉瓷器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釉瓷器,经过二次入窑烧造而成。

  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浇釉法施黄釉。

  再次入窑,经850-900c烧造而成。

  在古代我国黄釉瓷器是帝王嫔妃专用颜色釉瓷器,所以黄釉瓷器烧造不惜成本。

  这就让其工艺和技术上,都比较成熟。

  特别是在弘治朝,“浇黄”单色釉的特点就十分典型。

  在这一时期,这种单色黄釉的釉面光洁,釉色浅澹娇嫩,被视为明清两代黄釉瓷器的典范。

  当然,釉色都这么好了,那么瓷器瓷胎,肯定也不简单,最起码得洁白细腻。

  有着好的瓷胎,加上好的釉色,才能烧制出精品瓷器。

  更何况,明弘治朝“浇黄”单色釉,还分化出了浅黄和鸡油黄两种。

  弘治黄釉瓷,被称之为历代黄瓷至尊,盛世意外之美,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而在其中,鸡油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的瓷器,自古便是以迷人多变的色彩和题材丰富的纹样,举世闻名!

  在历朝历代的瓷器文物之中,黄釉瓷器是最具皇室气质的艺术品。

  从汉代开始,历代官窑都会烧制黄瓷,但是在明朝以前,黄釉瓷器都不是显现出真正的黄色,而是黄褐色或者深黄色的。

  一直到了明朝弘治时期,黄瓷的烧制真正达到了巅峰状态。

  因为黄釉纯正,也被后人称为“鸡油黄”。

  “鸡油黄”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十分形象,现代收藏家们最以鸡油黄瓷器为贵。

  因为黄色娇丽,较前朝明艳,也被称为“娇黄”。

  其后,明朝各朝官窑都以弘治年的标准来烧制瓷器,宫中称黄釉瓷为“黄器”,也叫做“殿器”。

  天地玄黄,黄瓷最贵。

  所以从“殿器”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瓷器的珍贵和地位。

  我国人对于黄色的尊崇,来自于最原始对自然的认识。

  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黄色代表着土地,轩辕氏为黄帝,是人文始祖。

  到了后来,黄色对于封建时期的统治者来说,就是富贵和吉祥。

  再后来,逐渐转变成了皇家御用的颜色,成为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在明清两个朝代,统治阶级对黄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