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天下奇珍(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天下奇珍(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以釉上填彩之蝴蝶、蜜蜂,百合花叶为辅。

  一只蝴蝶缠绵于三朵百合花之上,釉下青花呈眼、长吻、身体,翅膀填蜜蜡黄稍微透亮;

  釉下青花单线勾勒两只蝴蝶,徜徉于两座山石间飞翔。

  长吻以釉下青花显现,翅膀填蜜蜡黄彩,身体填色如赤铁之姹紫;

  精绝者,围绕牡丹和山石间流连忘返、翩翩飞舞之三蝶。

  釉下青花显长吻、眼、头、身体,其它尽填赤铁般姹紫;

  视觉效果,三只姹紫之蝶,尽夺眼球。

  两只釉下青花勾勒澹描之蜜蜂,长吻、眼、头。

  前半身皆以釉下青花显现,后半身填姹紫,显丰腴甜蜜之色。

  更为感叹者,设色之画师,山石上伸展之百合叶片,尽填凝腻之红彩,与色如赤铁之姹紫色对应,姹紫嫣红者是也。

  姹紫一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惟成化朝御窑所独有。

  此杯的捐献者孙瀛洲先生,对姹紫的描述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姹紫浓厚却无光“。

  过世的孙先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好在孙瀛洲先生给故宫留下了斗彩三秋杯。

  上面的姹紫一色,就是最好的回答。

  因此,孙先生的弟子耿宝昌先生,给姹紫一色做了非常好,亦非常到位的诠释,即“色如赤铁“。

  所有到今天还在争论,什么是诧紫一色的所谓收藏者们,去故宫见了三秋杯,就不会再争论了。

  斗彩三秋杯上的姹紫一色,就是标本。

  所以,成化五彩上的“色如赤铁“一色就是“姹紫“。

  三秋杯的绘图与色彩搭配,独具匠心。

  百合花、野菊、兰草、萱草和山石,大面积用釉下青花显现

  成化青花为国产料“平等青“,呈色灰蓝。

  而成化朝釉下青花所呈云朦状,与百合花叶用凝腻红彩填装,串串连连、点点碎碎。

  这与浅澹云朦状的幽蓝山石构成反差,显得分外耀目。

  蹁跹蝴蝶、蜜蜂填姹紫、蜜蜡黄,尤其姹紫一色,与大面积澹雅之蓝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超凡脱俗,高贵典雅。

  纹饰绘画线条精准细腻,蝶儿、蜂儿,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蜜蜂在飞,蝴蝶在舞,花儿在笑,兰草在飘,动静相连,乡居野景,跃然杯上。

  《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说。

  三秋,原指秋季的三个月或农历九月。

  后来,民间多作三年解,谓一日不见,犹如经历了三个秋季。

  其实,最能代表“三秋“的是,杯上所绘野菊和百合花都开在秋季,因此,此杯被称作“三秋杯”。

  此杯釉面泛青,肥厚滋润,胎体细润晶莹,玲珑剔透,质如美玉。

  胎体在光线透视下,呈牙黄色。

  碗底窄圈足露胎处,为浅澹“火石红“。

  杯底釉下青花双方框线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巧拙楷书款。

  它整体呈朦朦状,有釉泡如珠。

  以上种种特征,才让这件成化斗彩三秋杯,成为成化斗彩之中的佼佼者。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