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谍战岁月> 第229章 摸鱼儿巷(大家端午安康)(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29章 摸鱼儿巷(大家端午安康)(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81中文网
  

  ……

  在日军进攻北大营后,兵工厂、被服厂等相继也被占领。

  沉阳兵工厂所存械弹甚至足够满员装备整整十个师。

  兵工厂内三百多名工人全部被杀死,其中有一个年轻的维修技师是潘老九的弟弟。

  而占领飞机场时,机场的军警并未作太多抵抗,大多数是徒手整队以待,因有卫兵未及时更换军服,日军即开枪,杀害数人。

  此后,在日军实施占领行动过程中,见中国人着军警服者,即格杀勿论。

  东北讲武堂学兵闻变,很多学兵赶回家收拾行装,准备撤离沉阳,大部分被日军杀死在家门口或者是回家的路上,据说是有汉奸提前为日军提供了讲武堂学兵的家庭住址,其目的是毁掉东北军的未来。

  被杀死学兵中,有一个十八岁的潘姓学兵,他是潘老九的堂弟。

  一同被害的还有潘老九的爹娘。

  随后,“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军全部占领沉阳。

  日军荷枪实弹,在沉阳的大街小巷横行直撞。

  天空中是日军的战机在盘旋。

  日军的装甲车在闹市区开足马力,甚至以碾压来不及躲避的沉阳老百姓为乐事。

  日军在满铁附属地与商埠交界处设有电网,鼓楼旧址放置日军炮台,城内满铁奉天公所成为日军城内作战临时指挥部。

  日军封锁各交通道口,举着步枪、闪亮着刺刀盘查行人。

  对稍有反抗行为的百姓,日军随意枪杀,许多手无寸铁的百姓惨死在日军的枪口、刺刀之下。

  ……

  日军占领沉阳后,杀人如麻,完全是以杀戮百姓为乐。

  在街头执行盘查和巡逻的日军,任意枪杀行人,往往在路上用白灰画一大圈,有误入圈内的行人,则立即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

  而马路上,几乎全部被白灰画上大圈,行人经过该处,吓得嚎啕大哭,因为根本不可能不经过白圈就通过。

  日军士兵则哈哈大笑,朝着情绪崩溃的百姓举枪射击。

  潘老九的孩子、婆娘走在马路上,日军跑过来,围着娘俩画白圈,然后说她们进了白圈禁地,随后便开枪射杀。

  “俺是听了逃难进关的老乡说,才知道俺家老爹老娘、老婆孩子、兄弟死的这么惨。”潘老九眼珠子红红的,他没有哭,可能眼泪早就流干了吧。

  程千帆摸出一支烟,闷闷的连续抽了几口。

  他特意询问潘老九家人惨死之事,自然是有目的的,其意在激发潘老九对日本人的恨意。

  效果很好,看潘老九样子,程千帆心中可以确定,这样的潘老九即便是被日本人抓住,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向日本人卑躬屈膝的。

  只是,与此同时他的心中是那么的痛啊!

  潘老九那些惨死在日寇手中的家人,同样是他的同胞!

  在杭州雄镇楼受训期间,为了激发学员的抗日、爱国热情,雄镇楼内部的图书馆向学员开放了一批机密资料,其中有关于‘九一八事变’惨桉。

  当时在东北讲武堂学习的一位学兵在接受报馆采访时候说:

  大北门里路上,横暴着一具中国人的尸体,看样子是被日本兵用刺刀捅死的,惨不忍睹。

  这是日本兵由汉奸领着挨家挨户巡查,在一家搜出了军衣军帽,当场捅死两个。

  这也可以证实潘老九说他的堂弟是被汉奸带了日军士兵上门杀害。

  程千帆在雄镇楼的图书馆便看到了一篇文档,是特务处沉阳站秘密记录的:

  “日韩军警巡逻街头,遇有形似士兵、学生,腰部有系腰带痕迹,或穿马裤者,持枪便刺。

  城内鼓楼、小西边门、各警察分所、中国邮局等处,以及各交通要道,均有尸体陈卧,无人敢望。

  每处三五人乃至数十人。

  第六区警察分署门前,死尸横置二十余人,其中有我特务处潜伏弟兄数人。”

  ……

  潘老九抽烟的手在颤抖,可见其内心的痛苦。

  程千帆心中内疚,不过,他并不会后悔无情的揭开潘老九内心最大的伤疤。

  身处此乱世,国仇家恨——

  “国仇家恨。”程千帆将烟蒂扔在脚下,用鞋底碾灭,他拍了拍潘老九的肩膀,“活下去,跟着我,杀鬼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