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黑科技编辑器> 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新的生育模式(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新的生育模式(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
  

  其实细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组建家庭这种生育方式,本来就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在原始时期。

  人类最开始的生育方式,和普通的野生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在那一时期,是没有家庭这一概念的。

  随着人类智力水平增强,生产力提升,人类开始不断分裂,形成了一个个以血缘关系为框架的部落形式。

  这就是血缘家庭的行成,也就是最早的家庭模式。

  只不过,这时候的血缘家庭,是由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人聚集而成的部落,在这种部落里,两性关系混乱。

  而后,随着人类智力程度提升,慢慢发现近亲之间繁殖,会给后代带来很大的弊端。

  于是,人类自然选择的观念开始形成。

  家庭的形态又往前更进一步。

  后来,人类又慢慢进入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家庭模式,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家庭模式。

  从科学的角度。

  家庭模式的变化,是有利于人类基因自然优化的。

  但那是从前!

  实际上,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角度,以文明科学院对人类基因的认知,早就能以人工选择后代的方式,取代自然选择后代。

  换句话,家庭这种自然选择的模式,已经跟不上科技水平的发展了。

  回到广寒市的角度。

  广寒市最大的困境,就是它相较于地球而言脆弱不堪的生态系统。

  尽管这个生态系统有着各种人工干预手段,但它总有一个极限,这里的极限指的是最大居民承载量。

  也就是广寒市所能生存的最大人口数量。

  根据玲的初步计算,广寒市第一城区,预计最多能容纳的人口上限是25万人左右。

  说实话,这点人口,远远达不到文明科学城保留人类火种的目的。

  根据玲的计算,广寒市只有在容纳一千万人口时,人类才有机会再次继续推动科技的进步。

  否则,资源缺失,人口又不足,只会导致人类诞生天才的数量越来越少,人类文明越来越衰退。

  不得不承认,真正能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仅仅只是那些少数的天才。

  而那些少数天才,又只能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诞生。

  当然。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利用基因调制技术,将新生人口全部变成天才。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来看,效果微乎其微。

  因为哪怕是文明科学院里的R型克隆人,他们之间也还是有着巨大差距的。

  所以,短时间看,利用基因调制技术的确能让广寒市的居民智力上升一个档次。

  但从长期的角度,渺小的人口基数,只会导致人类的智力水平不断降低,甚至最终跌落到没有使用基因调制技术之前。

  综上,广寒市上的人类,亟需一种既能稳定维持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技术——体外妊娠技术!

  其实这种技术的基础,文明科学院早就具备了,那就是体外克隆技术!

  只不过,和克隆技术不同的是,体外妊娠技术还多了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人工基因配对。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