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指间生长> 第42章 乐极(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2章 乐极(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晋江文学
  

  这回拜通派来一位叫丽莎的美女,美籍华人,说着一口流利且悦耳的中文,但态度比杰弗斯更傲慢,更强硬。她说,因为展信涉嫌向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杰弗斯行贿,所以两家公司之前签订的合同将依法解除。如果要新签合同,那么这套芯片解决方案的销售价格将翻一倍。

  凡是在酒吧会所里的那些由展信埋单的高消费,皆被视作贿赂行为,反正不知道是被杰弗斯设了个局,还是拜通公司的内部规章真就非常严格。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恃才无恐,倘若不是拜通看准了展信离不了他们的基站芯片,断然不敢这么临时变卦。

  眼下万事俱备只欠芯片,一旦合同终止,所有的付出都将付之东流。顾蛮生大光其火,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发了火:“老子他妈的就算把全部机柜都砸了,也不会再跟他们合作!”

  “你先别冲动,让我再跟那边谈谈。”杨柳怕顾蛮生这暴脾气坏了事,好言好语地暂时劝住了他,自己回头给丽莎打了电话。

  然而丽莎今天忙,明天更忙,就是挤不出一点时间见面,杨柳便耐下性子,今天等,明天也等,无论丽莎是留在中国区总部还是外出洽谈公务,她总能在准确无误的时间与地点出现,不急不躁不赶不催,很自如地等着。

  丽莎被缠磨得没了办法,终于让助理把杨柳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柳是腆着脸来和谈的,但对方的态度毫无转圜余地,二话不说就扔出新合同,只给她“签”或“不签”两个选择。眼见不能斡旋,无法磋商,杨柳反倒被激起斗志,不卑不亢地道:“贵司的行为已经构成违约,与你们一贯宣称的商业信用是背道而驰的。可能在你们美国人眼中,中国企业不像你们这样爱打官司、擅打官司,但这只是因为我们是礼仪之邦,崇尚以和为贵,绝不表示我们不会在必要时候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权利。贵司在中国既有工厂,又有总部,如果你们一意孤行坚持违反合约,我们将在美国联邦巡回法院与贵司国内总部所在地法院同时向贵司提起诉讼,并要求合理赔偿。”

  然而丽莎胸有成竹,只微微一笑:“如果展信诉诸法律,那么拜通也将向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交会反映展信行贿的事情,根据不久前通过的《反海外腐败法》第二次修正案,美国司法部可能会对展信采取更严厉的制裁措施。”

  杨柳一下哑了。老美“长臂管辖”这一套玩得很溜,胳膊肘自然不会向外拐,不少欧洲大企业都因此吃过亏。

  丽莎似乎很欣赏杨柳的胆识与口才,无关痛痒地让出了5个百分点。顾蛮生再三权衡利弊,只能接受这嗟来之食,签下了新的合同。

  展信的2G基站正式投产之后,便是民营企业在基站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李书记得到这个喜讯,特意给顾蛮生打来了祝贺的电话,还给他带来另一个消息,国家“909”工程正式启动,这个工程国家已经出资百亿,为了配套我国首条8英寸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现在需要八名电子信息产业的“尖子生”来生产中国芯片。

  顾蛮生一腔憋屈总算找到了宣泄的地方,自告奋勇道:“专用芯片的专利授权费,导致咱们中国企业卖一百台电视机还没人家卖一枚芯片挣得多,目前国内企业的无线基站芯片,也都100%采购国外。芯片就好比一个人的大脑与心脏,我们现在能做出躯干、四肢还有肝脾胃肾,怎么就做不出大脑与心脏呢?”

  李书记笑了一声:“你小子还这么狂。别忘了,咱们在芯片产业的发展是绕过不少弯路、付出过高昂学费的。”

  一句“弯路”,一声“学费”实在很难说清在科研与技术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鸿沟天堑,顾蛮生虽觉感慨,却因感慨狼血更热:“当时展信自研程控交换机的芯片,靠公司内部集资的60万美金去国外买了一条生产线,研发中心立下‘不成功便成仁’的军令状,这不摸着石头过河,也研究出来了。我顾蛮生在这儿给您立军令状,基站芯片,展信一样能攻克。”

  李书记却很谨慎地提醒道:“中国芯片产业起步晚,而国际主流的芯片技术两年一换,现在奋起直追,企业本身的投入必然非常惊人,而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终究是有限的。”

  “那就科研与市场并行呗,展信现在不仅有交换机,还有即将实现量产的CDMA基站,一定有足够的出货量去收回投资,您老就放一万个心吧。”展信牢牢占据着国内交换机市场的份额第一,顾蛮生信心十足,想当然地认为展信在基站市场一样会有抢眼表现。

  接到李书记的电话后,顾蛮生就召开了一次公司全体高管的会议,宣布展信的研发中心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就是2G基站芯片的研发。

  一语既出,举座震惊。于新华忧心忡忡:“蛮生,你还记不记得以前课上学的摩尔定律——”

  “我记得,摩尔定律是说,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顾蛮生抛玩着手中的袁大头,表情却十分严肃,“但被人卡着脖子的感觉太难受了,今天拜通敢无视合同提价2倍,明天就敢提价20倍,”

  “芯片技术进步得多快、前期设计研发有多困难就不说了,光是一条生产线就至少10亿美元。”

  “我正准备说这个事,卖火腿肠的不一定要自己养猪,你搞技术可以,脑筋还是不够活。”顾蛮生到底不是空有莽夫之勇,笑笑道,“我请浩子做了调查,英国有一家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公司,咱们的宝岛台湾也有芯片代工企业,当企业不需要自己包揽芯片的设计与生产,这准入门槛就低了。”

  “那流片呢?”所谓流片,就是根据设计图纸小批量试产一批芯片,一次费用起码千万。于新华继续道,“还有缴纳高昂专利费,跟其他商家兼容的问题。所以基于展信目前的发展方向,我有个建议,我们必须让市场反哺科研,不然财务必然会超支。”

  顾蛮生眯了眼睛:“你说。”

  于新华道:“我们不应该只把研发生产的重点放在CDMA制式的基站上,应该也分拨一份精力给小灵通,第一是因为小灵通覆盖半径小,站点需求量大;第二它技术简单、资费又便宜——”

  顾蛮生没给自己的恩师一点面子,直接冷着脸打断了他的话:“展信不会为这种落后的技术浪费时间,会议结束。”

  做了芯片研发的布局之后,展信广纳贤才,一下就成立了一只近千人的研发队伍。接着谈妥了与台企那边的合作,顾蛮生决定趁还不太忙的时候,带着杨柳回一趟汉海。

  一进家门,顾蛮生就乐了,顾长河把二版头条给剪了下来,用相框挂在了玄关处最显眼的位置上。

  顾蛮生指着剪报,笑道:“你看我爸,老小孩儿一样。”

  杨柳换下高跟鞋,小声提醒顾蛮生道:“你知道他是老小孩儿就好,让着你爸一点,别每次一见面就脸红脖子粗的。”

  “这里本来挂的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顾蛮生没把杨柳的关照放心上,反而凑到她耳边轻吹了一口气,“什么时候能把你也拍进去?”

  近一年,顾蛮生正经或不正经地求了几次婚,然而杨柳一直没点头。换作一年前,兴许她会热泪盈眶求之不得,可她总隐隐约约地觉得顾蛮生哪里变了,这种变化她说不清楚,却常常为之感到不安。

  “看你表现。”杨柳照旧回了这么一句,十分刁蛮地捏了捏顾蛮生的下巴,就走出了玄关。

  顾长河与唐茹都喜欢杨柳,既漂亮又能干,绝对是当儿媳妇的不二人选。尤其是唐茹,想死了听杨柳改口喊她一声“姆妈”,所以每见儿子带着杨柳回来,殷勤程度都要加倍。“杨柳来了,来就来了,还买那么多东西,提着不累吗?”她一边招呼杨柳落座,一边狠狠剐了儿子一眼,“你就袖手看着?也不知道帮帮忙!”

  顾蛮生也委屈:“她不让我帮啊,估摸着就存着这个坏心眼,等您批评我呢。”

  “欺负杨柳就该批评,至于这‘欺负’的标准,杨柳说了算。”唐茹这话摆明了偏帮自己,杨柳十分得意,直冲顾蛮生挤眼睛。顾蛮生只好自嘲地摇头,举手作出投降的手势。

  “行了,你们坐吧,我去准备晚饭,都是你们爱吃的。”唐茹扭头去了厨房。

  “阿姨,我帮你。”杨柳也不拿自己当外人,虽说厨艺有待提高,但打起下手来是尽心尽力,毫不含糊的。

  上齐有荤有素的七道菜,唐茹又拿出了家里自酿的葡萄酒,说是葡萄原浆,喝不醉人的。

  “妈,赶紧入座吃饭吧,”面对一桌好菜,顾蛮生只慢慢抿酒,基本不动筷子,“我跟杨柳午饭吃得晚,这么多菜根本吃不完。”

  “明明知道你妈为了迎接你们回来,水磨工夫一整天了,”顾长河瞥了儿子一眼,责怪道,“怎么就不知道留着点肚子?”

  父子俩都是一脉相承的刀子嘴豆腐心,不见面时没少互相惦记可一见面,一言不合就要干架。亏得杨柳及时以眼神制止了顾蛮生,她笑着捧起了碗,道,“他吃得晚,我还饿着呢,阿姨做得菜都合胃口,我一个人就能吃完的。”

  顾长河扒拉了一口米饭,对儿子道:“我在报上看见了,你们展信要盖深圳第一高楼?”

  新建办公大楼本是计划中的事情,但“第一高楼”却不是。李书记后来又来展信考察了一回,站在新建中的大楼上,说了一句,这边风景独好。就是这句话令顾蛮生心思大动,想着地理位置既然得天独厚,不如就在原定的基础上再加盖个十八层,正好就破了深圳高楼的记录了。

  “这楼会不会盖太高了?你不是一直担心现金流的问题吗?”对于未来的深圳第一楼,媒体上一片叫好之声,但顾长河怎么琢磨都觉得不对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自己就是前车之鉴。

  因为展信屡被中央点名表扬,一直以来的融资难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再加上展信的万门机刚刚拿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种赞誉声不失时机地涌了过来,顾蛮生很是有些飘飘然。

  “现金流的问题您就别操心了,既然要盖楼,当然就要盖最高的。有时候我站在我那栋楼上,四下顾盼,您猜怎么着?”不等父亲回答,顾蛮生人往后仰,笑得相当恣意,相当自得,“一览众山小啊。”

  “你太张狂了。”顾长河啪一声拍下筷子,若不是一旁的妻子使劲递眼色,他就绷不住地要发作了。他实在瞧不惯儿子现在这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忍不住就想敲打他,“骄兵必败,乐极生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